|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寶峰亭 / 作者:蘇轍 |
昔過益昌城,莫登君子堂。
駕言念長道,未暇升崇岡。
今聞寶峰上,縹緲陵朝陽。
三休引蘿蔓,一覽窮蒼茫。
微云靄雙劍,落日明故鄉。
奔馳跡未安,山藪意自長。
漂搖萬里外,手把新詩章。
宦游不忘歸,何異鳥欲翔。
塵土污顏面,年華侵鬢霜。
何時首歸路,所至聊彷徨。
樽俎逢故人,亭謝凝清光。
為我具斗酒,宿恨猶可償。
|
|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寶峰亭解釋: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寶峰亭》是宋代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曾經路過益昌城,未曾登上君子堂。
駕車行駛時思念長久的道路,未有時間登上崇山之巔。
如今聽說寶峰山頂,繚繞著朝陽的云霧。
三次休息引來了蔓藤,一覽無垠的蒼茫。
微云如劍般飄散,夕陽照亮了我故鄉的景色。
奔馳的足跡尚未安定,山野的意境自然生長。
漂泊在萬里之外,手中把握著新的詩章。
作為官員游歷不忘歸家,何異于鳥兒欲展翅高飛。
塵土弄臟了面容,歲月侵蝕了鬢發。
何時能尋到歸程的路,所到之處只能彷徨。
酒杯中遇見故友,亭臺上凝結著清明的光芒。
為我斟滿斗酒,過去的遺憾或可彌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蘇轍游歷過程中的心境和思考。詩人回憶起曾經經過的益昌城,但未曾登上君子堂,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高尚境界的向往。然后,詩人聽說了寶峰山頂的美景,用縹緲的云霧和朝陽來描繪山頂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嘆和對遠方的向往。
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他感嘆自己奔波勞累,心境未能得到安寧,但仍然懷揣著詩篇創作的激情。詩人以宦游者的身份,始終牽掛著歸家的心愿,將自己比作欲飛翔的鳥兒,表達了對歸鄉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詩則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和對過去遺憾的補償的愿望。他希望能在亭臺上與故友相逢,分享喜悅,凝聚清明的光芒。他期待故友為他斟滿酒,寄托了對過去未能圓滿的遺憾的寄望。整首詩以游歷、追求理想、思念故友和尋求心靈慰藉為主題,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