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 作者:蘇轍 |
千金筑黃樓,落成費百金。
誰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
高秋吐明月,白璧懸青岑。
晃蕩河漢高,恍悢窗戶深。
邀我三日飲,不去如籠禽。
史君今吳越,雖往將誰尋。
|
|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解釋: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是宋代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金筑黃樓,落成費百金。
誰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
高秋吐明月,白璧懸青岑。
晃蕩河漢高,恍悢窗戶深。
邀我三日飲,不去如籠禽。
史君今吳越,雖往將誰尋。
譯文:
花費千金建造黃色樓閣,竣工耗費百金。
誰說史君奢侈,只是慰藉楚國人民的心靈。
深秋高空中掛著明亮的月亮,明凈的玉璧懸掛在青山之間。
江河上波光粼粼,窗戶中的光影搖曳深邃。
邀請我共飲三日,不愿離去如同困在籠中的禽鳥。
史君如今在吳越之間,即便前往,又會去何處尋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在旅途中與友人子瞻相見的情景。詩人以黃樓為喻,形容建筑的宏偉和昂貴,暗示了友人的地位和身份。然而,詩人反駁了有人嫉妒友人的財富和奢侈,表示這種奢華并非是無謂的浪費,而是可以安撫人民心靈的一種方式。
詩中描繪了秋高氣爽的景象,明亮的月亮和高懸的玉璧,使得整個環境神秘而壯麗。而江河上的波光和窗戶中的光影,給人以晃動和深邃的感覺,增添了一種詩意的氛圍。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邀請,希望能夠一起共度三日,但自己卻不愿離開,就像是被困在籠中的禽鳥一樣。詩末,詩人思念友人,不知前往吳越之間的友人現在身在何處。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建筑、自然景觀和情感的描繪,展示了蘇轍細膩的情感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以巧妙的比喻和意象,表達了對友人身份與地位的羨慕和贊美,同時反駁了對友人奢侈生活的指責。詩中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高遠壯麗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起伏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抒情的語言和意象構建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卷,展示了蘇轍卓越的詩詞才華和情感表達力。同時,詩中蘊含的對友人的思念和追憶,也讓讀者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貴和深遠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