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日二首 / 作者:蘇轍 |
酒經重九尚殘卮,雨送初寒問篋衣。
養氣安閑真得計,讀書勤苦已知非。
謾存講說傳家學,深謝交游絕世譏。
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對柴扉。
|
|
十日二首解釋:
《十日二首》是蘇轍的宋代詩作。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十日兩首
酒經重九尚殘卮,
雨送初寒問篋衣。
養氣安閑真得計,
讀書勤苦已知非。
謾存講說傳家學,
深謝交游絕世譏。
筑室未成中自笑,
何如茅屋對柴扉。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對自己個人經歷與心境的反思。他以飲酒、閱讀和修身養性為線索,表達了對人生追求的思考和自省。
賞析:
蘇轍以酒經和讀書作為開篇,將兩者作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元素。重九是指重陽節,人們會飲酒以慶祝節日,但現在已過了重陽節,只剩下殘余的酒,象征著他個人的失落和孤獨。雨送初寒則意味著剛開始的寒冷天氣,他在這樣的環境下思考自己的人生。
接著,蘇轍提到了養氣安閑和讀書勤苦,這反映了他對修身養性和求知苦學的追求。他認為真正的安閑是通過修養自己的內在品質來獲得,而非僅僅追求物質享受。在讀書的過程中,他也深知學習是需要付出辛苦努力的。
在第三節,蘇轍談到了自己傳家學業的努力,但卻深感不足和感激。他對于交游中的譏諷和批評表示感激,這表明他雖然受到了批評,但仍能夠保持謙遜和感恩之心。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對自己的房屋建設的自嘲,他認為自己的成就并不足以與宏偉的筑室相比,而茅屋和柴扉則象征著簡樸和樸實的生活。這也可以理解為蘇轍在表達對物質追求的淡漠,對精神追求的重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對于修身養性和求知的追求,以及對物質享受的淡泊態度。他通過自省和反思,表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真正價值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