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達道龍圖挽詞二首 / 作者:蘇轍 |
南竄逢公弄水亭,北歸留我闔閭城。
壯年不見日千里,余論猶驚敵萬兵。
簡冊何人知迼膝,邊防觸處竦先聲。
傷心系舸城東地,目斷安知有死生。
|
|
滕達道龍圖挽詞二首解釋:
《滕達道龍圖挽詞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竄逢公弄水亭,
北歸留我闔閭城。
壯年不見日千里,
余論猶驚敵萬兵。
簡冊何人知迼膝,
邊防觸處竦先聲。
傷心系舸城東地,
目斷安知有死生。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寫給滕達道龍圖的挽詞,表達了對滕達道龍圖的思念和敬意。滕達道龍圖可能是一位朋友或同僚,他南竄的時候蘇轍在水亭遇見了他,而滕達道龍圖北歸時卻留下了蘇轍在闔閭城。詩人感嘆自己年紀已大,未曾見到滕達道龍圖千里迢迢的行程,但他仍然為滕達道龍圖面對萬敵的勇氣而驚嘆。詩中還提到了滕達道龍圖的簡冊,在城東的邊防觸處,滕達道龍圖的聲名讓人振奮。最后,蘇轍憂心忡忡地說,心系著滕達道龍圖的安危,但目光已無法看到他的生死。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滕達道龍圖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蘇轍通過描述滕達道龍圖的南竄和北歸,展現了他追求事業的勇氣和決心。他對滕達道龍圖的行程和身份的贊美,彰顯了滕達道龍圖在邊防事務上的積極作為和聲望。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友誼和忠誠的珍視。同時,蘇轍對滕達道龍圖的憂心忡忡也顯露出作者的情感焦慮和對友人安危的牽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對友情和忠誠的追求,以及對生死和人生意義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