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廬山山陽七詠 漱玉亭 / 作者:蘇轍 |
山回不見落銀潢,余溜喧豗響石塘。
目亂珠璣濺空谷,足寒雷電繞飛梁。
入瓶銅鼎春茶白,接竹齋廚午飯香。
従此出山都不棄,滿田粳稻插新秧。
|
|
游廬山山陽七詠 漱玉亭解釋:
《游廬山山陽七詠 漱玉亭》是蘇轍于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山水詩。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回不見落銀潢,
余溜喧豗響石塘。
目亂珠璣濺空谷,
足寒雷電繞飛梁。
入瓶銅鼎春茶白,
接竹齋廚午飯香。
従此出山都不棄,
滿田粳稻插新秧。
詩意:
詩人在廬山山陽游玩,看到山回曲折,水流湍急,景色美麗,但因山勢回折,水流湍急,山水之間的回音和濺水聲響起,讓詩人感到眼花亂跳,耳朵嗡嗡作響。詩人掃視四周,看到珠璣般的水珠從高處濺落,落在空谷之中,形成美麗的景象。同時,雷電在空中交錯,環(huán)繞在梁上,形成令人驚嘆的景象。在山林間,詩人品嘗到了甘甜的春茶和香飯,感受到了山林的寧靜和美好。詩人表示,以后再出山游玩,也不會放棄這片美好的土地,而是愿意在這里勞作,種植糧食。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廬山山陽的美麗景色,充滿了自然風(fēng)光的生命力。蘇轍通過細(xì)致的描寫,表現(xiàn)出山水之間的相互映襯和交融,表現(xiàn)了自然景觀的獨(dú)特之處。詩人通過感官的刻畫,讓讀者仿佛親身置身于山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詩人在最后表達(dá)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執(zhí)著,表現(xiàn)了對故土的深情厚愛,也表達(dá)了對勞作的尊重和崇敬。整首詩以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交織為主題,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關(guān)注和熱愛,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人文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