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 / 作者:蘇轍 |
聲病消磨只古文,諸儒經術斗紛紜。
不知舊學都無用,猶把新書強欲分。
老病心情愁見敵,少年詞氣動干云。
搜賢報國吾何敢,欲補空疏但有勤。
|
|
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解釋:
《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聲病消磨只古文,
諸儒經術斗紛紜。
不知舊學都無用,
猶把新書強欲分。
老病心情愁見敵,
少年詞氣動干云。
搜賢報國吾何敢,
欲補空疏但有勤。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于學術爭辯和自身處境的感慨。他提到聲病消磨了自己,這里的聲病可能指的是嗓子的疾病,也可以理解為心靈的疾病,使他無法傾倒于古文之中。諸儒之間的經術爭論紛紛擾擾,使他感到困惑。他對于舊學的價值表示懷疑,但卻仍然強行想要分辨新書的真偽。老病之身,內心愁悶,感到自己面對敵人一般孤立無援。與此同時,年輕人的詞章才氣卻能夠激動人心,使他感到自愧不如。他自謙地表示,自己搜尋賢才為國家建設的心愿是何等敢有,自己只能努力填補自己空虛淺薄的知識。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我反思的方式,表達了蘇轍對于學術爭辯和自身能力的矛盾心態。他對于古文的癡迷與自己身體的虛弱形成鮮明的對比,顯示了他對于傳統學術的熱愛與困惑。他對于諸儒之間的爭辯感到迷惑,對于舊學的價值提出了質疑,卻又無法擺脫對于新書的渴望。他的老病之身成為他內心愁悶的源泉,使他感到自己在學術上孤立無援。與此同時,他對于年輕人的才氣表示羨慕和自愧不如,顯示出對于時代變遷的無奈和焦慮。最后,他以謙遜的態度表示自己雖然渴望為國家做貢獻,但只能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這首詩詞通過蘇轍個人的體驗,折射出了宋代學術爭辯的復雜和變革的氛圍。同時,也表現了蘇轍對于自身學識的謙遜態度和為國家盡力的愿望。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字句簡練,展現了蘇轍獨特的思想和對時代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