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顏復赴闕 / 作者:蘇轍 |
簞瓢未改安貧性,鳧繹猶傳直道余。
不見失官愁戚戚,但聞高臥起徐徐。
居中舊厭軍容講,補外仍遭城旦書。
此去將身置何許,秋風未免憶鱸魚。
|
|
送顏復赴闕解釋:
《送顏復赴闕》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簞瓢未改安貧性,
鳧繹猶傳直道余。
不見失官愁戚戚,
但聞高臥起徐徐。
居中舊厭軍容講,
補外仍遭城旦書。
此去將身置何許,
秋風未免憶鱸魚。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顏復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蘇轍對朋友離去的感慨和思考。詩人自述自己一向安于貧賤的生活,沒有改變自己淡泊名利的性格。他贊頌顏復才學出眾、品行正直,將他的美德傳承下去。雖然詩人不能親眼見到顏復的失意和憂愁,但他能感受到顏復高潔的品性。詩人想象著顏復安靜地躺在床上起床,思考著他的未來。詩人自述自己曾經厭煩過朝廷的虛偽和權謀,但他在官場之外仍然被政治紛爭所困擾。詩人思考著顏復離去后的去向,不禁回憶起過去的歲月和他們共同的經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對顏復的思念和對現實的深思。詩人通過對顏復的贊譽,間接地表達了自己對賢才的敬佩和對朋友的懷念之情。詩中展現了詩人對官場的厭倦和對個人境遇的思考,同時也傳達了對友誼和過去時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節奏平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將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表達得深入人心。詩人蘇轍以此詩表達了對友誼和真誠的贊美,以及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追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