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 白鷺亭 / 作者:蘇轍 |
白鷺洲前水,奔騰亂馬牛。
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
洶涌山方壞,澄清練不收。
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
|
|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 白鷺亭解釋: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 白鷺亭》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鷺洲前水,奔騰亂馬牛。
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
洶涌山方壞,澄清練不收。
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
中文譯文:
白鷺洲前的水,奔騰著亂馬牛。
亭子高聳,仿佛要動起來,離開的船仿佛毫無憂慮。
洶涌的山巒逐漸崩塌,清澈的水面無法收納。
中秋時節,誰在這里?明亮的月光照滿了整個城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金陵城中白鷺亭的景色和氛圍,同時也融入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物為基調,以詩人的感慨和對中秋時節的思念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嘆。
首先,詩人以白鷺洲前的水為開端,形容水勢洶涌,猶如奔騰的馬牛一般,營造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接著,詩人描繪了高聳的亭子,給人一種仿佛要動起來的錯覺,而離開的船則顯得毫不擔憂,凸顯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
隨后,詩人把目光轉向山巒,描繪了山巒洶涌崩塌的景象,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清澈的水面無法收納這巨大的變化,傳達出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事變遷的無常。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中秋時節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思念。中秋時節,詩人獨自停留在白鷺亭,思念著與自己相伴的人在這個時刻是否也在這里,而明亮的月光照滿了整個城頭,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鄉之情。
綜合來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物,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并通過中秋的意象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使得整首詩更具有藝術感和深遠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