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寫真李道士 / 作者:蘇轍 |
君不見景靈六殿圖功臣,進賢大羽東西陳。
能令將相長在世,自古獨有曹將軍。
嵩高李師掉頭笑,自言弄筆通前身。
百年遺像誰復識,滿朝冠劍多傳人。
據鞍一見心有得,臨窗相對疑通神。
十年江海須半脫,歸來俯仰慚簪紳。
一揮七尺倚墻立,客來顧我誠似君。
金章紫綬本非有,綠蓑黃箬甘長貧。
如何畫作白衣老,置之茅屋全吾真。
|
|
贈寫真李道士解釋:
《贈寫真李道士》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你是否見過景靈六殿的功臣圖像,展示了東西兩方進賢之士。他們能使將相長壽,自古以來只有曹將軍。嵩高的李師掉頭笑,自言曾操筆寫過前世。百年之后,誰能辨認這些遺像,朝廷中冠戴劍履的人很多。我一見到這些圖像,心中就有所得,站在窗前與之對視,感到他們仿佛通神。十年后,我必須放棄江海之行的一半,回來俯仰世事時,會慚愧地看著自己的頭上的官帽和身上的衣袍。我揮毫寫下的七尺長詩,倚在墻上屹立不倒,客人來訪時,我真心實意地以為他們就像你一樣。金章紫綬本來并不屬于我,我喜歡綠蓑黃箬,甘于長期貧困。如何能畫出白衣老者的形象,只有將他置于茅屋之中,才能真正表現出我的真實情感。
詩意和賞析:
《贈寫真李道士》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蘇轍對歷史名人圖像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體現了他對自身境遇和理想的思考。
詩詞開頭描繪了景靈六殿的功臣圖像,這些圖像代表了歷代進賢之士的形象。蘇轍特別提到自古以來只有曹將軍能使將相長壽,暗示了自己對曹操的欽佩和敬仰。
接下來,蘇轍描述了自己在觀賞這些圖像時的感受。他看到李師掉頭笑,自言自語曾經操筆寫過前世,這表明他對歷史的深入思考和對文學藝術的追求。他對百年之后是否還有人能辨認這些圖像表示了對歷史記憶的擔憂。
蘇轍在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自身的思考和疑惑。他寫道自己一見到這些圖像就有所得,仿佛通神,但他也意識到自己必須放棄一半的江海之行,回到塵世中仕途之中。他感到俯仰世事時會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感到慚愧。
最后,蘇轍表達了對自己寫下的詩篇的自信和對客人的期望。他將自己的詩掛在墻上,倚為長久。他真誠地以為客人們會像詩中所寫的那樣對待他。他還提到了金章紫綬并不屬于自己,而他更喜歡綠蓑黃箬,這表明他對名利的淡漠態度。最后,他思考如何能夠真實地表達白衣老者的形象,認為只有將其置于茅屋之中,才能表現出真實的情感。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對歷史和人物的思考,他通過描繪歷史圖像和自身的境遇,表達了對歷史記憶、文學藝術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和感慨。他對歷史名人的崇敬和對自身命運的思索,展示了他對人生真實與理想的思考,以及對名利和虛榮的淡泊態度。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圖像的描繪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展示了蘇轍對歷史、文學和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對歷史記憶和真實情感的關注,以及對名利和虛榮的超越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