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獨覺 / 作者:蘇轍 |
咄咄書空中有怪,內熱搜膏發癰疥。
羹藜飯芋如固然,飽食安眠真一快。
午雞鳴屋呼不起,欠伸吉貝重衾里。
此身南北付天工,竹杖芒鞋即行李。
夜長卻對一燈明,上池溢流微有聲。
幻中非幻人不見,本來日月無陰晴。
|
|
次韻子瞻獨覺解釋:
《次韻子瞻獨覺》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咄咄書空中有怪,
內熱搜膏發癰疥。
羹藜飯芋如固然,
飽食安眠真一快。
午雞鳴屋呼不起,
欠伸吉貝重衾里。
此身南北付天工,
竹杖芒鞋即行李。
夜長卻對一燈明,
上池溢流微有聲。
幻中非幻人不見,
本來日月無陰晴。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書寫得那樣急促,空中似乎有些怪異,
內心熱癥困擾,搜尋藥膏治愈瘡疥。
吃著羹湯、藜飯和芋頭,雖然簡單卻足夠,
飽食之后,安眠真是一種快樂。
中午時分,雞鳴聲無法喚醒我,
欠伸后,還是懶洋洋地躺在被窩里。
這個身體,完全交給了天命安排,
手中的竹杖和腳上的草鞋就是我的行李。
夜晚漫長,只有一盞明燈相伴,
上面的池水溢流,微微發出聲響。
幻象中的景物只有幻象者可見,
本來的日月無論陰晴都不復存在。
這首詩詞表現了詩人的內心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人描述了自己內心的焦躁和不安,通過書寫來宣泄情感。他感到內心熱癥困擾,需要尋找藥膏來治愈自己的疾病。然而,他也明白簡單的生活能帶來滿足和寧靜,吃飽后能夠安心入眠。
詩人在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時,用到了一些細節描寫,如中午時分雞鳴聲無法喚醒他,以及夜晚時的明燈和溢流的池水聲。這些描寫增加了詩詞的真實感和生動性。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幻象和真實的思考。他認為,只有身處幻象中的人才能看到幻象,而本來的日月無論陰晴都不變。這反映了詩人對真實和虛幻的思考,以及對生活本質的思索。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焦躁與不安,以及對簡單生活的向往和對生活本質的思考。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情感和思想,使讀者能夠體會到他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