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櫻筍二首 / 作者:蘇轍 |
林竹抽萌不忍挑,誰家盈束伴晨樵。
籜龍似欲號無罪,食客安知惜後凋。
不愿鹽梅調鼎味,姑從律呂應簫韶。
林間老死雖無用,一試冬深雪到腰。
|
|
食櫻筍二首解釋:
《食櫻筍二首》是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食用櫻芽筍的情景和個人感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林竹抽萌不忍挑,
誰家盈束伴晨樵。
籜龍似欲號無罪,
食客安知惜後凋。
不愿鹽梅調鼎味,
姑從律呂應簫韶。
林間老死雖無用,
一試冬深雪到腰。
詩意:
這首詩詞以食用櫻芽筍為主題,通過描繪櫻芽筍的成長過程和作者的感悟,表達了對自然界生命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展示了作者對櫻芽筍的珍視和對人們對待事物的冷漠的反思,以及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思考。
賞析:
首句“林竹抽萌不忍挑”,表達了作者見到嫩嫩的櫻芽筍,卻不忍心采摘的情感。這句話中的“林竹”指的是茂密的竹林,抽萌的櫻芽筍猶如新生的竹筍,作者不忍心破壞這美好的景象。
第二句“誰家盈束伴晨樵”,描繪了早晨采集櫻芽筍的人們,將一束束的櫻芽筍帶回家中。這句話中的“伴晨樵”表現出一種平凡而樸素的生活景象,顯示了人們對于櫻芽筍的喜愛和重視。
第三句“籜龍似欲號無罪”,以櫻芽筍為比喻,形容其形態猶如一條受到冤屈的龍,似乎要發出無辜的怒吼。這句話中的“籜龍”指的是櫻芽筍的形狀和姿態,以及作者對其生命力和韌性的贊嘆。
第四句“食客安知惜後凋”,表達了作者對食客們的冷漠和不知珍惜的惋惜。這句話中的“後凋”指的是櫻芽筍在被采摘后枯萎凋謝的狀態,作者認為食客們只看到了它們作為美食的價值,卻沒有意識到它們也有生命和價值。
第五句“不愿鹽梅調鼎味”,表達了作者不愿將櫻芽筍與其他食材混合烹調的愿望。這句話中的“鹽梅”指的是調味品,作者希望保留櫻芽筍獨特的味道和風味。
第六句“姑從律呂應簫韶”,通過對音樂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櫻芽筍的贊美。這句話中的“律呂”和“簫韶”是音樂的說法,用來形容櫻芽筍的美味和獨特的口感。
最后兩句“林間老死雖無用,一試冬深雪到腰”,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作者認為即使在林間老死,雖然看似毫無用處,但在冬天的嚴寒中,積雪已經堆到腰部,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櫻芽筍的形態和生長過程,以及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也反映了作者對于人們對待事物的冷漠和不知珍惜的憂慮,以及對于生命的脆弱和短暫的思考。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體味到其中的內涵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