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到陳州二首 / 作者:蘇轍 |
謀拙身無向,歸田久未成。
來陳為懶計,傳道愧虛名。
俎豆終難合,詩書強欲明。
斯文吾已試,深恐誤諸生。
久愛閑居樂,茲行恐遂不。
上官容碌碌,飽食更悠悠。
枕畔書成癖,湖邊柳散愁。
疏慵愧韓子,文字化潮州。
|
|
初到陳州二首解釋:
《初到陳州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謀拙身無向,
歸田久未成。
來陳為懶計,
傳道愧虛名。
我的計謀愚笨,無法找到發展方向,
回歸田園已經很久,卻未能實現。
來到陳州是因為懶惰而計劃的,
傳道的責任讓我感到愧疚和空虛。
俎豆終難合,
詩書強欲明。
斯文吾已試,
深恐誤諸生。
祭祀的肉和酒終究難以相合,
對于詩書的追求,我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華。
但我已經盡力嘗試了這些文人的禮節,
深恐自己會誤導其他人。
久愛閑居樂,
茲行恐遂不。
上官容碌碌,
飽食更悠悠。
我長久以來喜歡寧靜的生活,
但是現在行動起來,恐怕會變得不順利。
上層官員過著安逸而悠閑的生活,
他們吃得飽飽的,更加悠閑自得。
枕畔書成癖,
湖邊柳散愁。
疏慵愧韓子,
文字化潮州。
我沉迷于枕頭旁的書籍,
在湖邊的柳樹下驅散愁苦。
我因為懶散而感到愧疚,不如韓子那般勤奮,
但我仍然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潮州傳揚開來。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矛盾心情。他感到自己的才智有限,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對回歸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現實的沖突,以及對文人身份和責任的擔憂。他通過自我反省,表達了自己對于傳播知識和文化的責任感,以及對懶散生活的自責。整首詩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寫出,展現了蘇轍深沉的情感和對于人生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