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祈雨 / 作者:蘇轍 |
世故紛紛誰復閑,蛟龍不雨獨安眠。
人間已厭三秋旱,澗底猶慳一掬泉。
廟令酒肴時醉飽,田家糠秕久安便。
憂心未已誰知恤,更把爐香試一燃。
|
|
次韻子瞻祈雨解釋:
《次韻子瞻祈雨》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世故紛紛誰復閑,
蛟龍不雨獨安眠。
人間已厭三秋旱,
澗底猶慳一掬泉。
廟令酒肴時醉飽,
田家糠秕久安便。
憂心未已誰知恤,
更把爐香試一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蘇轍對干旱天氣的苦惱和對雨水的期盼之情。詩中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疲乏和對寧靜安逸生活的向往。他覺得世事紛紛擾擾,沒有人能夠真正安閑下來,而蛟龍作為天龍之一,卻可以安然入眠,不必為此煩惱。詩人認為人間已經厭倦了連續三個秋季的干旱,而只有澗底的一小滴泉水還在吝嗇地流動。廟宇里的官員們可以暢飲美酒,享受豐盛的飲食,而農家卻只能吃著簡單的粗糧,過著艱苦的生活。詩人的憂慮和焦慮并未得到寬慰,他決定再次點燃香爐,試圖祈求雨水的降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干旱和雨水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和人生現狀的不滿和思考。詩中的對比和對比之間的銜接非常巧妙,通過描寫蛟龍和人類的不同遭遇,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焦慮和渴望。詩人通過對廟宇和田家生活的對比,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階層的差距。最后,他決心再次點燃香爐,試圖通過祈禱來改變現狀。整首詩意味深長,既抒發了個人的情感,又反映了社會的現實,具有一定的時代價值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