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鞏同飲王廷老度支家戲詠 / 作者:蘇轍 |
白魚紫蟹早霜前,有酒何須問圣賢。
上客遠來工緩頰,雙鬟為出小垂肩。
新傳大曲皆精絕,忽發狂言亦可憐。
莫怪貧家少還往,自須先辦買花錢。
|
|
次韻王鞏同飲王廷老度支家戲詠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在宋代所寫,題為《次韻王鞏同飲王廷老度支家戲詠》。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白魚紫蟹早霜前,
有酒何須問圣賢。
上客遠來工緩頰,
雙鬟為出小垂肩。
新傳大曲皆精絕,
忽發狂言亦可憐。
莫怪貧家少還往,
自須先辦買花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舞臺上的戲劇場景,以及宴會上的一些情景。詩人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歡樂喜慶的氛圍,并借此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白魚和紫蟹兩種美味佳肴,在初霜降臨之前就已經擺在宴會上。這句意味深長,暗示著宴會的精心準備和豐盛的款待。
接下來的兩句“有酒何須問圣賢”,表明在這樣的場合,不需要考慮道德或禮儀的問題,只需要享受美酒暢飲。這句話也體現了作者對紛繁世俗的抱怨和對自由放縱的渴望。
第三句“上客遠來工緩頰”,描繪了遠道而來的貴客,他們品味美食時悠閑自在的樣子。第四句“雙鬟為出小垂肩”,則描述了女子優雅嫻靜的形象,她們低垂著肩膀,姿態柔美。
接下來的兩句“新傳大曲皆精絕,忽發狂言亦可憐”,表達了戲曲表演的精彩和戲劇性,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演員的同情。這句詩暗含了對藝術家的理解和對戲曲表演的贊美。
最后兩句“莫怪貧家少還往,自須先辦買花錢”,表明作者雖然家境貧寒,但仍然愿意參加這種宴會。他意味深長地說,他雖然貧窮,但為了這種享受,他愿意提前準備好買花所需的錢。
整首詩詞以描寫宴會場景為主線,通過對食物、飲酒、貴客、女子和戲曲的描繪,展現了一幅歡樂喜慶的畫面。詩人借此抒發了對物質享受和藝術表演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自由和放縱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考和感受,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