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呂由庚推官得替還洛中二首 / 作者:蘇轍 |
君家相國舊元勛,凜凜中丞繼后塵。
談笑二年同幕府,風流一倍愈它人。
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歸來多老臣。
我亦宦游無久意,它年松竹許相鄰。
洛水留人一向干,雪泥溢路十分寒。
送行我豈無樽酒,多難君知久鮮歡。
回首只應憐老病,凌風爭看試輕翰。
到家定見嵩陽老,問我衰遲未解官。
〈司馬君實提舉嵩山崇福宮。
〉
|
|
送呂由庚推官得替還洛中二首解釋:
《送呂由庚推官得替還洛中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君家相國舊元勛,
凜凜中丞繼后塵。
談笑二年同幕府,
風流一倍愈他人。
南都去后少佳客,
西洛歸來多老臣。
我亦宦游無久意,
它年松竹許相鄰。
洛水留人一向干,
雪泥溢路十分寒。
送行我豈無樽酒,
多難君知久鮮歡。
回首只應憐老病,
凌風爭看試輕翰。
到家定見嵩陽老,
問我衰遲未解官。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送別呂由庚推官的作品。呂由庚是蘇轍的朋友和同僚,他在洛陽任職期間因為某種原因離開,而蘇轍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他離開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詩中描繪了呂由庚在京城的崇高地位和威望,他是相國的舊臣、中丞的繼任者,風采出眾,超過一般人。然而,南京的官員離開之后,洛陽歸來的官員大多是年老的臣子,朋友圈變得稀少。蘇轍自己也是一個宦游者,對于官場并沒有長久的留戀,期待著將來有機會和呂由庚在某個地方相聚,共享松竹之樂。
詩中提到的洛水已經干涸,路上的雪泥也十分寒冷,這些景象象征著離別的凄涼和寂寞。蘇轍感嘆送別時并沒有酒來共飲,因為他知道呂由庚離開后將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鮮少有歡樂之時。
最后,蘇轍回望過去,他認為自己應該同情和關懷那些年老和生病的人,同時他也期待能夠早日解決自己的官方糾紛,回到家中,再次拜見年老的呂由庚,向他請教衰老和遲延解決官方問題的經驗。
賞析:
這首詩詞以深情的筆觸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誼的懷念。蘇轍通過描繪呂由庚的崇高地位和風采,以及自己對官場的疏離感,展示了當時官場的殘酷和無常。他在詩中表達了對呂由庚離別的惋惜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和希冀。
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象征,如洛水干涸、路上的雪泥寒冷,這些形象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真摯的情感,增加了讀者對于詩意的共鳴和感受。
此外,詩中也表達了對老年和疾病的關懷,以及對遲延官方問題解決的不滿。這些內容使得詩詞更具人情味和思考性,引發讀者對生命、友誼和官場的思考。
總體而言,蘇轍的《送呂由庚推官得替還洛中二首》通過真摯的情感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友誼的珍貴和離別的苦痛。詩中融入了對官場的觸動,以及對老年和疾病的關切,使得詩詞更加豐富多樣。這首詩詞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方式,具有藝術和文化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