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學中諸生 / 作者:蘇轍 |
泮水秋生藻荇涼,莫窗燈火亂螢光。
圖書粗足惟須讀,菽粟才供且自強。
羽龠暗催新節物,弦歌不廢近詩章。
腐儒最喜南遷后,仍見西雍白鷺行。
|
|
簡學中諸生解釋:
《簡學中諸生》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泮水秋生藻荇涼,
莫窗燈火亂螢光。
圖書粗足惟須讀,
菽粟才供且自強。
羽龠暗催新節物,
弦歌不廢近詩章。
腐儒最喜南遷后,
仍見西雍白鷺行。
中文譯文:
泮水中的藻荇在涼爽的秋天生長,
窗外的燈火不要亂閃爍的螢火蟲光。
厚重的圖書必須要閱讀,
貧瘠的土地只有通過自身努力才能變得富饒。
翎箹(羽毛和竹制的樂器)暗暗地催促著新的季節和物產的到來,
琴弦和歌聲并不會被近代的詩章所廢棄。
腐朽的儒者們最喜歡南遷之后的環境,
仍然可以看到西雍地區的白鷺鳥在飛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主題的描繪,展現了蘇轍對教育、文化和社會狀況的思考和觀察。
首先,詩人描述了泮水秋天的景色。泮水是一片古老的水域,藻荇在秋天茂盛生長,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然而,詩人警示人們不要被窗外閃爍的燈火所迷惑,而要專注于精神世界的提升。這里的燈火和螢火蟲光可以象征著外在的誘惑和浮華,而窗內的圖書則代表知識和智慧,需要被閱讀和領悟。
其次,詩人提到了菽粟,這是一種常見的糧食作物。他指出,只有通過個人的努力,才能從貧瘠的土地中獲得豐收,這也暗示了人們在求知和修養方面需要自我奮斗。
接著,詩人通過羽龠和弦歌兩個意象,表達了文化和藝術的重要性。羽龠代表音樂藝術,暗示著新的季節和物產的到來,意味著文化的繁榮。弦歌則代表文學藝術,表明詩歌在近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價值,不應被輕視或廢棄。
最后,詩人提到了腐儒和南遷。腐儒指的是守舊的儒者們,他們喜歡南遷之后的環境,暗示他們偏愛南方的文化氛圍。然而,詩人指出,即使在南方,他們仍然可以看到西雍地區的白鷺鳥在飛行。這里的白鷺鳥可以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文化,暗示著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知識、文化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表達了蘇轍對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對知識的追求的思考。詩人強調了通過讀書和自我奮斗來提升自己,并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近代文化的批判。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對教育、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關注,鼓勵人們注重知識修養和追求真正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