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 / 作者:蘇轍 |
白發(fā)熙寧老諍臣,凜然心膽大于身。
吾儕坐看馮唐去,誰起云中廢棄人。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謂徐公不堪用,諸人自與世沉浮。
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來言事官。
|
|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解釋: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發(fā)熙寧老諍臣,
凜然心膽大于身。
吾儕坐看馮唐去,
誰起云中廢棄人。
十年符竹守吾州,
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謂徐公不堪用,
諸人自與世沉浮。
東道如聞近稍安,
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
俱是従來言事官。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送別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并兼簡呂元鈞三絕的一首離別之作。詩中通過對周正孺的贊美,表達了對他忠誠堅定的品質(zhì)的敬佩。詩人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政治環(huán)境的看法。
賞析:
這首詩以贊美周正孺為主線,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忠誠精神。首句"白發(fā)熙寧老諍臣",描繪了周正孺年事已高但仍然忠誠奉公的形象。接下來的幾句"吾儕坐看馮唐去,誰起云中廢棄人"表達了詩人對時局動蕩的擔(dān)憂,感嘆在這個紛亂的世界中,像周正孺這樣的忠誠之臣已經(jīng)不再被重用。
接著,詩人談到了自己的經(jīng)歷,提到了他守護吾州十年的經(jīng)歷,以及與故吏相逢的情景,暗示了政治斗爭中的無奈和挫折感。"毋謂徐公不堪用,諸人自與世沉浮"這兩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徐公(指官僚)的批評,認(rèn)為他們不敢任用忠誠之臣,而是隨波逐流,追求個人利益。
最后幾句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心境變化。"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暗示詩人在客居他鄉(xiāng)時,雖然聽說新任太守治理有方,但仍然感到心生寒意。"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來言事官"表達了詩人對太守的贊賞,認(rèn)為他是一個能夠傾聽下屬意見的官員,與以往的言事官不同。
整首詩以送別為主題,通過對周正孺的贊美和對政治現(xiàn)狀的反思,表達了對于忠誠和公正的追求,以及對官場腐敗和權(quán)謀之風(fēng)的批評。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新任太守的期望,希望他能夠改變現(xiàn)狀,重用忠誠之臣。整體上,這首詩展示了蘇轍對忠誠和正直的崇高贊美,并對時局和官場的不公和腐敗表示了憂慮和批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