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愈二首 / 作者:蘇轍 |
學道雖云久,沉奇竟未除。
炎烝度三伏,晻曖覺中虛。
嘉谷不自長,荒榛終費鋤。
何辭用蘭石,梨棗得扶疏。
|
|
病愈二首解釋:
《病愈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愈二首
學道雖云久,沉奇竟未除。
炎烝度三伏,晻曖覺中虛。
嘉谷不自長,荒榛終費鋤。
何辭用蘭石,梨棗得扶疏。
譯文:
盡管學習道理已經很久了,但沉迷于奇特之事仍未消除。
炎熱的夏季度過了三個盛夏,天空陰沉,我感覺內心虛空。
美好的谷物無法自行生長,荒廢的灌木最終只是白費功夫。
為什么不用蘭石來修飾我的言辭,而是要用梨棗來扶持荒廢的枝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蘇轍病愈后的感慨和思考。詩中,他說雖然自己已經花費了很長時間來學習道理,但仍然沉迷于一些奇特、非常規的事物,無法真正擺脫。夏季的炎熱讓他感到疲憊不堪,內心也感到空虛和迷茫。他用嘉谷不生長、荒榛費鋤來比喻自己的學習成果得不到實際的應用,努力付出卻沒有得到回報。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對自己的反思和期望。他希望自己能夠改變,用蘭石來修飾自己的言辭,蘭石在古代被視為高雅、美好的象征,代表修辭的精致和優美。通過運用蘭石來修飾自己的言辭,蘇轍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和修辭能力,使自己的言辭更加典雅和出眾。而梨棗則象征著豐收和善果,通過扶持荒廢的枝條,蘇轍希望能夠重拾學習的熱情,讓自己的努力得到實際的成果。
整首詩以蘇轍自身的情感和感悟為主線,通過對自己學習狀態的描寫和反思,表達了他對學習的痛感和對進步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通過對谷物和灌木的描繪,抒發了蘇轍對自己學習成果的失望和對未來的期許,以及他對自身修養的要求。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學習狀態的反思,并表達了對自我改進和進步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