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遲韻二首 / 作者:蘇轍 |
世事非吾憂,物理有必至。
常陽百川竭,顧亦防雨耳。
陰陽相糾纏,反覆更自治。
幽懷澹不起,默坐識其意。
長子念衰老,遠行重慚愧。
疏慵身似僧,岑寂家近寺。
但聞事日新,未覺吾有異。
器鍠本自出,藩角徒不遂。
得失眾共知,窮達佛所記。
要令北歸日,粗究一大事。
|
|
次遲韻二首解釋:
《次遲韻二首》是宋代蘇轍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世事非我所憂,
物理有其必然。
常陽百川竭盡,
我卻只顧防雨。
陰陽相互糾纏,
循環不已自主。
我心澹然無起,
默坐領悟其中意。
長子念及衰老,
遠行倍感愧疚。
懶散的身體宛如僧侶,
我家近寺廟幽靜。
只聽聞事物日新,
卻未覺得我與眾不同。
才能由天生,
官位只是空虛。
得失眾人皆知曉,
貧富皆在佛前記載。
要讓北歸的日子來臨,
我只能粗略地追求大事。
詩意:
《次遲韻二首》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世事的淡然態度和對物理規律的思考。他認為世間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有其必然性,自然界的陰陽循環也是一種自主的規律。他自省地坐在一旁,思考著人生的意義和個人的處境。他念及自己年紀漸長,對于遠行和外出感到愧疚。他的生活宛如身居僧侶,家近寺廟的寂靜。他雖然聽聞世事日新,但自己并未覺得與眾不同。他認為才能是與生俱來的,官位只是虛名。他明白得失皆為眾人所知,而貧富之間的差異都在佛前被記錄。他希望北歸的日子早日到來,但只能粗略地追求大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對人生和世事的獨特見解。他通過對世事的思考,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態度。他認為世間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有其必然性,人們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不必過于憂慮。他對自己的生活狀態進行了反思,感到愧疚和懶散,將自己比作僧侶,顯示出舍棄塵世紛擾的心境。他對世事的變遷保持著冷靜的態度,認為自己并未覺得與眾不同,才能和官位并非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最后,他表達了對大事的追求,希望能夠達成某個重要目標。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淡泊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現了蘇轍獨特的人生觀和對世事的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