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吳厚秀才見贈三首 / 作者:蘇轍 |
一卷新詩錦一端,掉頭吟諷識芳酸。
哀歌永夜悲牛角,朗詠扁舟笑杏壇。
間發笙箕猶可擬,棄捐斤斧定知難。
繼君高韻君應笑,咀嚼歸途久據鞍。
|
|
次韻吳厚秀才見贈三首解釋:
《次韻吳厚秀才見贈三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朝新詩錦一端,
掉頭吟諷識芳酸。
哀歌永夜悲牛角,
朗詠扁舟笑杏壇。
間發笙箕猶可擬,
棄捐斤斧定知難。
繼君高韻君應笑,
咀嚼歸途久據鞍。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吳厚秀才的見贈作出回應,表達了蘇轍對詩人的贊賞和對創作的思考。詩中,蘇轍提到了自己創作新詩的心情,他把新詩比作一幅絢麗的錦緞,探頭回望時,感嘆其中的辛酸和苦澀。他以悲鳴之歌形容了自己夜以繼日地創作,感嘆其中的辛苦。然而,他也以歡快的歌聲形容了自己愉悅地創作,展望了未來的成就。蘇轍還提到了笙箕之才,表示自己雖然在文學創作上有所成就,但放棄斤斧之功,深知其中的困難。他接著表示,繼續創作高雅的詩韻,詩人吳厚應當會對此感到歡笑。最后,蘇轍表示自己已經久居馬鞍,長時間思考并吟詠創作,期待在回歸的路上繼續努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獨特的文學才華展現了對創作的思考和對詩人吳厚的贊賞。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表達了蘇轍對創作的辛苦和快樂的體驗。他通過將新詩比作錦緞,揭示了創作的艱辛和不易;以哀歌和歡笑的形象描述了創作過程中的喜悅和悲傷。同時,他也對吳厚展示了對其才華的認可和贊賞。整首詩詞結構嚴謹,用詞精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身創作心路的反思,蘇轍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了他作為一位優秀文人的才情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