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章戶掾赴澧州 / 作者:蘇轍 |
江舟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風里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yǎng)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
|
逢章戶掾赴澧州解釋:
《逢章戶掾赴澧州》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舟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風里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yǎng)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蘇轍逢章戶掾赴澧州的情景。詩人乘坐狹窄的江舟,雖然船只狹窄,但正是適合行駛的起點。在風中舟行的過程中,長風總是先過去,而在灘頭舟只卻倍感輕盈。詩人表示迎娶新婦并沒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官職收入勝過自己親自務(wù)農(nóng)。澧州的春季蘭花開放得早,仍然值得懷念起自己的辛勞和委屈。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逢章戶掾赴澧州的旅程,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命運的思考。詩人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景物和心境的描繪,展示了他對人生境遇的獨特感悟。
首先,詩人以江舟的窄小來比喻自己的境遇,但他卻認為狹窄并不是阻礙前行的理由,反而是開始行動的契機。這種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了詩人的豁達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其次,詩人通過對風的描繪,表達了一種迎難而上的勇氣。長風先過,表明詩人敢于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積極應(yīng)對,而在灘頭,舟只倍感輕盈,體現(xiàn)了詩人面對困境時的從容和坦然。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迎娶新婦并沒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祿養(yǎng)(官職收入)比起自己親自務(wù)農(nóng)更勝一籌。這一點反映了當時士人對官職和功名的追求,以及對傳統(tǒng)農(nóng)耕生活的評價和對勞作的消極態(tài)度。
最后,詩人提到澧州的春蘭開得早,暗示自己在官場中的辛勞和委屈。這種感嘆既是對自己遭遇的抱怨,也是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命運的反思。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命運和生活的思考。詩人以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困境,表達了對官場生活和勞作的觀察和思考,同時也體現(xiàn)了對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