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樓觀 / 作者:蘇轍 |
神仙避世守關門,一世沉埋百世尊。
舊宅居人無姓尹,深山道士即為孫。
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歸鴉自識村。
君欲留身記幽寂,直將山外比羌渾。
|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樓觀解釋:
詩詞:《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樓觀》
神仙避世守關門,
一世沉埋百世尊。
舊宅居人無姓尹,
深山道士即為孫。
天寒游客常逢雪,
日暮歸鴉自識村。
君欲留身記幽寂,
直將山外比羌渾。
中文譯文:
神仙避世守關門,
一世沉埋百世尊。
舊宅居人無姓尹,
深山道士即為孫。
天寒游客常遇到雪,
日暮時烏鴉自己認識村莊。
如果你想留下身心來記住幽寂,
就應將山外的事物與羌人混為一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創作的《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系列中的一首,名為《樓觀》。詩中描繪了一個神秘的山間景象,以及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追求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心境。
首先,詩人描述了一位神仙避世守門的形象,這位神仙隱居于深山之中,遠離塵囂,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境界中。他不問世事,不沾染塵埃,平凡的人們對他尊敬備至。
接著,詩人提到了游客在天寒時常常遇到的雪景。寒冷的天氣和白雪覆蓋的山間景色營造出一種寂靜的氛圍。日暮時,烏鴉飛回自己的村莊,這也是人們熟悉的景象。這一描寫進一步強調了山中的寧靜和與世隔絕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寄托。他告誡讀者要珍惜這種幽靜的心境,與外界的喧囂和紛擾保持一定的距離。他用"將山外比羌渾"的比喻來表示將自己與喧囂的塵世隔離開來,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中寧靜的景象和人們對超脫塵世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寧靜和超越塵世的追求,以及對個體內心自由的思考和反思。這種追求和思考在宋代文人士人中較為常見,也是詩人蘇轍對于人生境界的一種思索和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