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子日雨 / 作者:蘇轍 |
一冬無雪麥方病,細雨迎春歲有望。
愁見積陰連甲子,復令父老念耕桑。
瘦田未足終年計,濁酒誰供清旦嘗。
賴有真人不饑渴,閉門卻掃但焚香。
|
|
甲子日雨解釋:
《甲子日雨》是蘇轍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冬無雪麥方病,
細雨迎春歲有望。
愁見積陰連甲子,
復令父老念耕桑。
瘦田未足終年計,
濁酒誰供清旦嘗。
賴有真人不饑渴,
閉門卻掃但焚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農田之病、農民之苦以及對未來的期盼。詩人蘇轍以細雨迎春的景象為背景,抒發了自己對于農田不雪、麥苗遭受病害的憂慮。他看到連續數十年的陰雨天氣,使農田無法正常耕種,農民們因此面臨著豐收不足的困境。然而,詩人并沒有完全失去希望,他指出農民們仍然堅持著對于耕種的念想和期待。
賞析:
《甲子日雨》以質樸的語言表達了農田之病和農民的困境,凸顯了蘇轍對農民命運的關切。詩中的“甲子”指的是一個六十年的周期,這里暗示了長時間的陰雨給農田帶來的連綿不斷的困境。詩人通過描寫農田的病害和農民的辛苦,反映了社會的不公與農民階層的艱辛生活。
詩中的“真人”指的是道家修行者,他們通過修煉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這里詩人使用“真人”來暗示他對于超越物質困境的向往,也表達了對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整首詩抒發了蘇轍對農民遭受困境的同情和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他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農田的狀況,以及對于真人的幻想,表達了對于社會公平和個人幸福的希冀。這首詩詞在樸素的語言中,蘊含了深刻的人文關懷和對于社會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