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遲賦千葉牡丹 / 作者:蘇轍 |
未換中庭三尺土,漫種數叢千葉花。
造物不違遺老意,一枝頗似洛人家。
名園不放尋芳客,陋巷希聞載酒車。
未忍畫瓶修佛供,清樽酌盡試山茶。
|
|
同遲賦千葉牡丹解釋:
《同遲賦千葉牡丹》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未換中庭三尺土,
漫種數叢千葉花。
造物不違遺老意,
一枝頗似洛人家。
名園不放尋芳客,
陋巷希聞載酒車。
未忍畫瓶修佛供,
清樽酌盡試山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蘇轍在中庭種植千葉牡丹的情景。詩人以自己的種植經驗,表達了他對自然造物的敬畏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他在名聲顯赫的花園中不留下尋芳的游客,而在普通的巷子里,卻能聽到載酒車的聲音。詩人并未忍心將美麗的牡丹花用于繪畫或供奉佛像,而是將清澈的酒杯舉起,品嘗山茶,以此表達自己對生活的享受和對自然美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牡丹花的種植與欣賞過程,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描寫,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中庭三尺土是一種簡單而平凡的土地,但詩人在其中種植了千葉牡丹,展現了他對自然造物的贊嘆和珍視。詩中的牡丹花被比作洛陽的美人,給人以高雅和典雅的感覺。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生活態度的思考。名園的花園不放尋芳客,而是在普通的陋巷中聽到了載酒車的聲音,這也許是對現實生活中紛繁復雜的評價。詩人沒有將牡丹用于繪畫或供奉佛像,而是選擇品嘗山茶,這體現了他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享受。
整首詩詞在簡潔明快的語言中融入了對自然、傳統文化和生活態度的思考,展示了蘇轍獨特的感悟和審美情趣。它通過描繪具體的景物和細膩的情感,使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共鳴,同時也啟發人們思考生活和對自然之美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