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五吟其三蜀井 / 作者:蘇轍 |
信腳東游十二年,甘泉香稻憶歸田。
行逢蜀井恍如夢,試煮山茶意自便。
短綆不收容盥濯,紅泥仍許置清鮮。
早知鄉味勝為客,游宦何須更著鞭。
|
|
揚州五吟其三蜀井解釋:
詩詞《揚州五吟其三蜀井》是宋代蘇轍創作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信腳東游十二年,
甘泉香稻憶歸田。
行逢蜀井恍如夢,
試煮山茶意自便。
短綆不收容盥濯,
紅泥仍許置清鮮。
早知鄉味勝為客,
游宦何須更著鞭。
詩意:
這首詩以蘇轍東游十二年后回到故鄉揚州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鄉土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描寫蜀井的場景和煮茶的過程,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鄉土情懷和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認識到家鄉的味道勝過作為官員的漂泊生活,無需再奔波勞碌。
賞析:
1. 詩意深沉:詩人蘇轍通過描寫自己東游十二年后回到家鄉的經歷,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這種思鄉之情貫穿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鄉土情懷和對歸田生活的向往。
2. 對比手法:詩中通過對比東游和歸田生活的差異,凸顯了詩人對鄉土生活的向往。東游的生活讓詩人感到漂泊和辛勞,而歸田則讓他感到甘泉香稻和清新自在。
3. 生動描寫:詩中的描寫細膩而生動,給人以清晰的畫面感。蜀井的描寫給人一種恍如夢境的感覺,煮茶時的意態自如也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4. 反思與領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反思和領悟,他認識到鄉味勝于作為官員的漂泊生活,認為自己無需再奔波勞碌。這種領悟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內心真實需求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家鄉的思念、對鄉土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漂泊生活的反思,表達了詩人蘇轍內心的情感和對真實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時,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精湛的語言表達,使得整首詩詞生動而深刻,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