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五吟其一九曲池 / 作者:蘇轍 |
嵇老清彈怨廣陵,隋家水調繼哀音。
可憐九曲遺聲盡,惟有一池春水深。
鳳闕蕭條荒草外,龍舟想像綠楊陰。
都人似有興亡恨,每到殘春一度尋。
|
|
揚州五吟其一九曲池解釋:
《揚州五吟其一九曲池》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嵇老清彈怨廣陵,
隋家水調繼哀音。
可憐九曲遺聲盡,
惟有一池春水深。
鳳闕蕭條荒草外,
龍舟想像綠楊陰。
都人似有興亡恨,
每到殘春一度尋。
詩意:
這首詩以揚州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描述了古代音樂家嵇康在揚州演奏《廣陵散》時的情景,以及隋煬帝時期的水調音樂繼承了哀怨之音。詩人感嘆九曲池中的遺音已經消失,只有一池春水依然深邃。鳳闕(指皇宮)荒涼,高處長滿了野草,而龍舟則在綠柳的陰影中若隱若現。城里的居民似乎都懷著興亡和悔恨的情緒,在每逢殘春時都會尋找過去的痕跡。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揚州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嵇康和《廣陵散》、隋煬帝和水調音樂的典故,以及九曲池和一池春水的對比,形象地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鳳闕和龍舟的描寫則生動地展現了皇宮的凄涼和龍舟的寂靜,給人一種靜謐而凄美的感覺。
詩人通過城里居民的心情描寫,將自己的情感與普通百姓的感受相結合,表達了對興亡和時光流逝的思考。殘春的時候,人們都會去尋找過去的痕跡,這種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時光的感慨,使整首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蘇轍以細膩的筆觸和凄美的意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事物變遷的痛感,以及對過去的懷念和追憶。這首詩以揚州的景色為背景,融入了歷史典故和人情風景,給人以深思和感慨,展示了蘇轍獨特的才華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