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師道楊壽祺二同年 / 作者:蘇轍 |
故國多賢俊,登科并弟兄。
重來舊游處,兩見近題名。
冉冉須堪把,骎骎歲可驚。
孤轅已南向,疋馬復西征。
入峽猿應苦,還荊雁已鳴。
喜従元帥幕,官職漸崢嶸。
|
|
送張師道楊壽祺二同年解釋:
《送張師道楊壽祺二同年》是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國多賢俊,登科并弟兄。
重來舊游處,兩見近題名。
冉冉須堪把,骎骎歲可驚。
孤轅已南向,疋馬復西征。
入峽猿應苦,還荊雁已鳴。
喜従元帥幕,官職漸崢嶸。
譯文:
我的故鄉出了很多賢才,他們都中了科舉,成了我的兄弟。
重回舊地,見到他們名列前茅。
他們的前途將會光明,歲月將會驚嘆他們的輝煌。
有些人已經南向遠行,有些人又要向西征戰。
他們進入險峽,猿猴必定會苦難,而候鳥已經開始鳴叫。
我為他們在元帥的帳下喜悅,他們的官職逐漸高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轍送別張師道和楊壽祺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兩位同年的朋友的祝福和贊美之情。詩人稱贊故鄉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他們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詩人的兄弟。詩人重返故地,見到他們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的前途光明,必將引起歲月的驚嘆和注目。
詩中提到有些人已經南下遠行,有些人又要向西征戰,暗示了這些同年之友將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奮發向前,面對挑戰和考驗。進入險峽的猿猴預示著他們將遇到困難和艱苦,而歸程的候鳥的鳴叫則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離別之情。
詩的最后,詩人表示對他們在元帥的帳下獲得喜悅之情,預示著他們的官職將逐漸晉升,前途將更加輝煌。
整首詩通過送別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兩位同年友人的祝福和對他們未來的美好期望。詩詞通過對人生旅途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朋友們的贊美和對他們前途的憧憬。同時,詩中還透露了離別的憂傷和對友人們面臨的艱辛的關切。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現了友情、壯志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