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李簡夫司封 / 作者:蘇轍 |
平生談笑接諸公,歸老身心著苦空。
往事少能陪晤語,新詩時喜挹清風。
形骸摩詰羸偏健,筆札西臺晚更工。
笑我壯年常苦病,異時何以作衰翁。
|
|
贈李簡夫司封解釋:
《贈李簡夫司封》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平生談笑接待眾位貴賓,
如今年老,身心都感到苦空。
過去的事情少有機會陪同交談,
現在的詩作時常喜歡借鑒清風。
身體漸漸衰弱,思考變得機敏而健全,
寫作技巧在晚年更加精進。
大家笑我年輕時常常受疾病困擾,
可在不同的時光里,我如何成為一位衰老的人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蘇轍的心境和人生感悟。他平生以談笑待人,受到許多貴賓的接待和贊賞。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感到身心的疲憊和虛空。他回顧過去,意識到自己很少有機會與人交談,分享往事。然而,他依然鐘愛寫作,尤其喜歡汲取新鮮的靈感和清新的風。盡管身體逐漸衰弱,但他的思考變得更加敏銳而充實,寫作技巧也在晚年不斷精進。他自嘲笑自己在年輕時經常受疾病困擾,但他思考著,在不同的時光里,如何成為一位衰老的智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蘇轍晚年的心境和生活狀態。詩中的苦空表達了詩人對于年老的感慨和對于生命的虛無感。他回首往事,感嘆自己的孤獨和思想的孤立,但他并不消沉,而是尋找靈感,繼續創作。他通過借鑒清風的意象,表達了對于新鮮事物和靈感的喜愛。詩人的智慧和才華在晚年得到了更好的展現,他的思考更加深入和精細,寫作技巧也更加成熟。最后,他以自嘲的方式提到自己年輕時的疾病困擾,但他思考著,在不同時期,如何以一種衰老的姿態,繼續創作并回響時代。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蘇轍晚年的心智狀態和對于人生的思考。詩人以自嘲和坦誠的態度表達了對于生命的珍視和對于創作的熱愛,同時也透露出對于智慧和成熟的向往。這首詩詞從一個個人的角度出發,觸及了普遍的人生命題,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和創作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