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李公擇寄子瞻 / 作者:蘇轍 |
青蒲一下復東來,擁扇西風滿面埃。
擊柝自營何擇地,餔糟同醉未須回。
孤高振鷺瞻初下,淡泊嬰兒及未孩。
我亦漂流家萬里,年來羞上望鄉臺。
|
|
次韻李公擇寄子瞻解釋:
《次韻李公擇寄子瞻》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蒲一下復東來,
擁扇西風滿面埃。
擊柝自營何擇地,
餔糟同醉未須回。
孤高振鷺瞻初下,
淡泊嬰兒及未孩。
我亦漂流家萬里,
年來羞上望鄉臺。
中文譯文:
青蒲一下子又東飄,
擁扇西風滿面塵妖。
敲擊竹板自娛自樂,無論哪個地方都無所謂,
吃粗糠喝酒一樣心滿意足,不需要回頭。
孤高的鷺鳥展翅初降,
淡泊的我像個剛出生的嬰兒。
我也漂泊在萬里之外的他鄉,
多年來我羞愧地望著故鄉的山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的漂泊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用“青蒲”來形容自己的漂泊狀態,意味著他像一根輕盈的蘆葦,隨風而動,東去西來。他面對西風的吹拂,臉上滿是塵妖,暗示著他在外游蕩的艱辛和辛勞。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敲擊竹板自娛自樂,表示他能夠在任何地方找到快樂和滿足,不需要追求名利和富貴。他吃著粗糠喝著酒,與人分享同樣的快樂,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夠滿足自己的欲望。
詩中還出現了孤高的鷺鳥,它振翅初降,象征著詩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而詩人自比嬰兒,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心境純凈的態度。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多年的漂泊和思鄉之情。他說自己漂泊在萬里之外的他鄉,多年來一直羞愧地望著故鄉的山臺,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回歸的心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己漂泊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內心自由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它展現了蘇轍獨特的人生態度,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內在的滿足,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漂泊困境和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