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轉運判官李公恕還朝 / 作者:蘇轍 |
我行未厭山東遠,昔游歷下今梁苑。
官如雞肋浪奔馳,政似牛毛常黽勉。
幸公四年持使節,按行千里長相見。
鷹掣秋田伏兔驚,驥馳平野疲牛倦。
似憐多病與時違,未怪兩州従事懶。
除書奪去一何速,歸袖翩然不容挽。
黃河東注竭昆侖,鉅野橫流入州縣。
民事蕭條委濁流,扁舟出入隨奔電。
回首應懷微禹憂,歸朝且喜寧親便。
公知齊楚即為魚,勸筑宣防不宜緩。
|
|
送轉運判官李公恕還朝解釋:
《送轉運判官李公恕還朝》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行未厭山東遠,昔游歷下今梁苑。
我曾在過去游歷山東之地,如今卻又遠離了那里。
官如雞肋浪奔馳,政似牛毛常黽勉。
擔任官職就像雞肋一樣,浪費時間而無所成就;處理政務就像牛毛一樣,常常勉力而為。
幸公四年持使節,按行千里長相見。
幸好我和李公恕一同擔任使節已有四年,按照規定行程千里,終于能夠相見了。
鷹掣秋田伏兔驚,驥馳平野疲牛倦。
鷹飛奔向秋田,兔子驚慌逃竄;駿馬疾馳于平野,疲憊的牛群已經疲倦。
似憐多病與時違,未怪兩州従事懶。
我看似乎同情多病而錯過了時機,卻不怪責兩州的官員們懶散無為。
除書奪去一何速,歸袖翩然不容挽。
除書很快被奪走,回到懷中卻又迅速地被拿走,無法挽留。
黃河東注竭昆侖,鉅野橫流入州縣。
黃河東流逐漸枯竭,昆侖山已成為它的源頭;巨野的水橫流注入州縣。
民事蕭條委濁流,扁舟出入隨奔電。
百姓的生活困頓不堪,陷入了濁流之中;小船在水中來回穿梭,速度如同閃電。
回首應懷微禹憂,歸朝且喜寧親便。
回首過去,應該思念微禹的憂慮;回朝之際,更應該高興地迎接寧親的到來。
公知齊楚即為魚,勸筑宣防不宜緩。
李公恕明白齊楚之地即將成為敵人的囊中之物,勸告修建防線不可拖延。
這首詩以送別轉運判官李公恕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蘇轍對公恕的敬重和對時局的憂慮之情。詩中通過山東遠行、官職無為、黃河枯竭等描寫,抒發了作者對國家政治和民生困境的擔憂。同時,通過表達對李公恕的贊賞和送別,展現了作者對忠誠、聰明和勇敢的人的敬意。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動態的場景,生動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