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傅宏推官義方亭 / 作者:蘇轍 |
居近古城心自幽,簞瓢足用更何求。
鶯飛旋趁春風出,龍臥終聞莫雨搜。
科第聯(lián)翩收甲乙,鄉(xiāng)閭驚怪問因由。
隱君淡泊無人識,長夏一衫冬一裘。
|
|
次韻傅宏推官義方亭解釋:
《次韻傅宏推官義方亭》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居住在近古城心里自然幽靜,
簡樸的生活用簞籮和瓢瓶已足夠,
黃鶯在春風中翩翩飛舞,
龍臥在深谷也能聽到潺潺雨聲。
科舉考試選拔才俊接連不斷,
鄉(xiāng)里的人們驚訝地詢問原因。
隱居的君子淡泊名利無人知曉,
長夏用一件薄衫過冬用一件皮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轍隱居在近古城中的生活情景。他以淡泊名利的態(tài)度過著簡樸的生活,用簡單的簞籮和瓢瓶滿足了自己的物質(zhì)需求,不再追求更多。詩中描述了春天黃鶯飛舞的場景,以及即使隱居在深谷之中,仍能聽到雨聲的奇妙境界。蘇轍還提到科舉考試中有人才接連被選拔,引起了鄉(xiāng)里人的驚訝和好奇。最后,詩人以隱君淡泊無人識、長夏一衫冬一裘的描述,表達了自己清貧而不求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清新的描寫展現(xiàn)了蘇轍隱居生活的情景和他對清貧淡泊的態(tài)度。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黃鶯飛舞和龍臥聽雨,表達了自己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詩中的科舉和鄉(xiāng)閭反映了社會的繁忙和喧囂,與蘇轍隱居清貧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最后兩句詩以隱君淡泊無人識、長夏一衫冬一裘的形象,突出了蘇轍對名利的淡漠態(tài)度和對簡樸生活的堅守。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浮華和名利的超脫態(tài)度,具有深遠的思想內(nèi)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