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居即事 / 作者:蘇轍 |
官局紛紜簿領迷,生緣瑣細老農齊。
偷安旋種十年木,肉食還須五母雞。
對酒不嘗憐酤榷,釣魚無術漫臨溪。
此身已分長貧賤,執爨縫裳愧老妻。
|
|
官居即事解釋:
《官居即事》是蘇轍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官局紛紜簿領迷,
生緣瑣細老農齊。
偷安旋種十年木,
肉食還須五母雞。
對酒不嘗憐酤榷,
釣魚無術漫臨溪。
此身已分長貧賤,
執爨縫裳愧老妻。
中文譯文:
官場的事務紛繁復雜,案卷和事務繁忙得令人迷茫,
生活瑣碎細微,老農人的生活也同樣如此。
我偷偷地安心地種植了十年的樹木,
為了吃肉,還需要五只母雞。
對著酒杯,我不愿嘗試那酸苦的酒,
垂釣無術,漫無目的地來到溪邊。
我這個人已經分配到了長期的貧窮和卑賤,
拿著鍋鏟縫補衣裳,我感到對我的老妻子非常愧疚。
詩意和賞析:
《官居即事》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蘇轍官場生活的困境和家庭的貧困。詩人在官場上面對繁瑣復雜的官僚事務,感到迷茫和困頓。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普通農民的生活同樣瑣碎細微。在這種環境下,詩人選擇了種植樹木來換取一點微薄的收入,但即使如此,他仍然需要依靠五只母雞才能吃上一頓肉食,生活依然艱辛。
詩人通過描述自己不愿嘗試官場上的權謀和勾心斗角,以及對酒的拒絕,表達了他對于現實的疏離和無奈。他在垂釣時沒有什么技巧和把握,只是漫無目的地來到溪邊,這也可以理解為他對生活的一種逃避和無所適從。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貧窮和卑微身份的認知和愧疚感。他用鍋鏟縫補衣裳,體現了自己艱苦的生活狀態,也對自己的妻子感到愧疚,認為自己不能給予她更好的生活。
整首詩詞通過對官場生活和個人境遇的描繪,展現了詩人蘇轍對現實的思考和對生活的矛盾感受。他既對官場的虛浮和瑣碎有所抱怨,又對自己的貧窮和無能感到愧疚,表達了他內心的掙扎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