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知郡賈蕃大夫思歸 / 作者:蘇轍 |
江城漂泊最多時,邂逅誰令長者期。
得坎浮槎應有命,投林驚鵲且安枝。
何年笑語還留客,終日勤勞數問兒。
鈴閣清虛非此比,秋風歸興恐非宜。
|
|
次韻知郡賈蕃大夫思歸解釋:
《次韻知郡賈蕃大夫思歸》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城漂泊最多時,
邂逅誰令長者期。
得坎浮槎應有命,
投林驚鵲且安枝。
何年笑語還留客,
終日勤勞數問兒。
鈴閣清虛非此比,
秋風歸興恐非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在江城漂泊時的思緒和歸鄉之情。詩人在江城漂泊期間,遇到了一個讓他期待已久的知己,這位長者也在思念著家鄉的歸程。詩人感到自己得到了命中注定的幫助,就像是在漂流的船上得到了一塊救命的浮槎,讓他感到安心。然而,他的歸途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就像是一只驚飛的鵲鳥,暫時停在了樹枝上。詩人思念家人和故鄉的笑語,卻不知道何時能夠回去團聚。他整日勞碌工作,不停地詢問家人的消息。與他相比,朝廷的鈴閣宮殿雖然清幽虛靜,但與他此刻的心境并不相比,因為秋風吹拂下的歸鄉之興可能并不適宜。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自身的經歷和情感為基礎,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他在江城漂泊時的內心體驗。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船上得到的浮槎和驚飛的鵲鳥,表達了詩人對于命運的感激和對于歸途的期待。詩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家鄉的渴望在詩中得到了體現,同時也展現了他對工作和家人的關心。最后兩句描寫了鈴閣宮殿的清幽和秋風的涼爽,與詩人此時的心境形成了對比,暗示著歸鄉之路的困難和不確定性。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在江城漂泊時的思念和渴望歸鄉的情感,展示了他對命運的感激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的自然景物描寫和對比手法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