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次前韻答潛師 / 作者:蘇轍 |
憐君古木依巖槁,西江飲盡須彌倒。
野花幽草亦何為,崄韻高篇空自惱。
萬點浮溪輒長嘆,一枝過嶺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塵污,嚼蕊更憐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緣自掃。
誰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璉老。
妙明精覺昔未識,但向閑窗看詩草。
浮云時起鳥四飛,畢竟安能乳清昊。
|
|
復次前韻答潛師解釋:
《復次前韻答潛師》是宋代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憐君古木依巖槁,
西江飲盡須彌倒。
野花幽草亦何為,
崄韻高篇空自惱。
萬點浮溪輒長嘆,
一枝過嶺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塵污,
嚼蕊更憐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
瓦竹相敲緣自掃。
誰知真妄了不妨,
令我至今思璉老。
妙明精覺昔未識,
但向閑窗看詩草。
浮云時起鳥四飛,
畢竟安能乳清昊。
中文譯文:
憐憫古木依附在干枯的巖石上,
西江喝盡了須彌山,將其倒置。
野花和幽草又為何而存在,
高深的韻律詩篇卻空自為難。
無數點點浮動的溪水時常長嘆,
一枝花兒越過山嶺仍然自夸早熟。
撿起芬芳不忍讓塵埃玷污,
咀嚼花蕊更加珍愛其真味之美。
修行者在遇到物事時心有所得,
用瓦片和竹竿互相敲擊以自掃除。
誰知真實與虛幻并不相妨礙,
令我迄今仍然思念璉老師。
靈巧明晰的感知曾經未曾領悟,
只是在閑窗旁觀看著詩稿。
浮云時而升起,鳥兒四處飛翔,
畢竟如何能夠成為天空的清澈。
詩意和賞析:
蘇轍在這首詩詞中表達了他對自然和文學的思考和感悟。
詩的開頭,蘇轍描述了古木依附在干燥的巖石上,西江喝盡了須彌山,這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時間的推移和一切都會有終結的無常之感。
接下來,蘇轍提到野花和幽草的存在,質疑它們的目的和意義。他認為高深的韻律和詩篇自成一體,不需要依附于野花幽草等自然元素。這里可以看出蘇轍對于文學創作的一種理念,即追求高雅、純粹的文學表達。
在詩的后半部分,蘇轍談到了他對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他描述了溪水嘆息和花兒早熟的景象,表達了對于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他提到自己拾起芬芳之物不忍讓其受到污染,咀嚼花蕊更加珍愛其真實的美好。這里可以看出蘇轍對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視和保護之情。
最后,蘇轍提到了道人遇到物事時心有所得,通過敲擊瓦片和竹竿來自我凈化。他認為真實與虛幻并不相互妨礙,令他至今仍然思念璉老師。這里表達了蘇轍對于修行者應有的心境和對于真實與虛幻的理解。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于自然元素的描繪和對于生活、文學、修行的思考,表達了蘇轍對于人生、時間和真實的思考和感悟。詩詞中運用了對比、象征和隱喻等修辭手法,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通過讀詩,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生活、美好事物和內心世界的獨特理解和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