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 / 作者:蘇轍 |
霜風瑟瑟卷梧蕉,燕處超然夜寂寥。
羽客信來丹鼎具,石淙夢斷水聲遙。
赤松作伴誰當見,黃鵠高飛未易招。
劍履終身定何益,勤勞付與沛中蕭。
愛君憂世老彌深,特操要須得失臨。
晚歲飛騰推有德,故鄉安穩信無心。
小邦近似西山隱,元氣終當北斗斟。
圣主方求三世舊,老臣何止一遺簪。
|
|
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解釋:
《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懷念已故的弟弟持國的情景,表達了對親情和傳統價值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霜風瑟瑟卷梧蕉,
燕處超然夜寂寥。
羽客信來丹鼎具,
石淙夢斷水聲遙。
赤松作伴誰當見,
黃鵠高飛未易招。
劍履終身定何益,
勤勞付與沛中蕭。
愛君憂世老彌深,
特操要須得失臨。
晚歲飛騰推有德,
故鄉安穩信無心。
小邦近似西山隱,
元氣終當北斗斟。
圣主方求三世舊,
老臣何止一遺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懷念已故的弟弟持國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來表達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中的霜風瑟瑟、卷梧蕉等描繪了秋天的凄涼景象,與作者內心的傷感相呼應。燕處超然夜寂寥,表達了作者思念弟弟時的寂寥之感。
接著,詩中提到羽客(指使者)信來丹鼎具,石淙夢斷水聲遙,暗示了持國已故的消息傳來,讓作者在夜晚的夢中感受到了悲傷的回憶。
詩中的赤松、黃鵠等象征了孤高和高飛的形象,暗示了持國逝去后,作者尋找知己和理想的艱難。劍履終身定何益,勤勞付與沛中蕭,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冷靜思考,認為追求名利并不能為人生帶來真正的意義。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弟弟的深深懷念和憂慮,強調了對家國天下的責任感。晚歲飛騰推有德,故鄉安穩信無心,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在晚年仍然有所作為,同時對故鄉的繁榮和安定充滿信心。
最后兩句詩中,作者以小邦近似西山隱、元氣終當北斗斟的比喻,表達了對小國家命運的關切,并希望國家能有強大的力量和長久的發展。
整首詩詞以懷念已故的弟弟為線索,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現了作者對家國、親情和傳統價值的思考。同時,詩中以簡潔、深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體現了蘇轍的獨特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