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閉居五詠其二坐忘 / 作者:蘇轍 |
少年常病肺,納息肺自斂。
靈液洗昏煩,百藥無此驗。
爾來觀坐忘,一語頓非漸。
道妙有至力,端能破諸暗。
跏趺百無營,純白乃受染。
至人不妄言,此說豈吾僭。
|
|
閉居五詠其二坐忘解釋:
《閉居五詠其二坐忘》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年常病肺,納息肺自斂。
靈液洗昏煩,百藥無此驗。
爾來觀坐忘,一語頓非漸。
道妙有至力,端能破諸暗。
跏趺百無營,純白乃受染。
至人不妄言,此說豈吾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蘇轍年輕時患肺病的情況,他的呼吸時常不順暢,導致他的精神狀態也受到了影響。他嘗試了許多藥物治療,但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后來,他開始修煉坐忘之道,通過專注于內心的靜默和沉思,他發現這種修煉的方法比任何藥物都更有效。他認為,這種修煉的境界達到了超越凡俗的境地,能夠揭示出深奧的道理,破解各種迷霧和困惑。他以跏趺坐姿示人,意味著心無雜念,真正純粹。至高的智者不會妄言,而這種修煉的說法并非作者蘇轍自傲地提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身體困境和修煉歷程,表達了蘇轍對于修道之道的思考和體悟。詩中的"閉居五詠"是指蘇轍在閉門謝客期間創作的五首詩,而《坐忘》則是其中的第二首。
詩中的"病肺"一詞不僅僅是描述蘇轍身體的狀況,更是象征了他內心的困擾和迷惑。他通過嘗試各種藥物治療,意識到外物之治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于是,他轉向了內心的修煉,通過坐忘的方式靜默思考,尋找內在的力量和智慧。
"坐忘"是一種修行的方法,通過專注和冥想,超越塵世的紛擾和雜念,達到心境的寧靜與純凈。蘇轍通過修煉坐忘,領悟到其中蘊含的道理。他認為,這種修行的境界可以幫助人們破除迷霧,觸摸到真理的核心。
詩中的"跏趺百無營,純白乃受染"表達了修行者心無雜念、純凈無染的狀態。"跏趺"是一種禪宗坐姿,意味著修行者心無旁騖,專注于內心的覺察。作者認為,只有這種純凈的境界才能真正領悟到道理的深奧。
最后,蘇轍謙遜地表示,至高的智者不會妄言,他并不是在自夸自己的修行成果,而是在謙虛地表達對這種修行方法的認同和理解。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蘇轍的修行歷程和對坐忘之道的領悟。通過對病痛和藥物治療的描寫,詩詞呈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困惑,以及對傳統醫學的懷疑和失望。而后,蘇轍開始探索內心的修煉,通過坐忘來尋求真正的治愈和智慧。他堅信坐忘的力量,認為它能夠揭示出道理的奧妙,破除迷霧和障礙。
整首詩詞融合了身體與精神的困境、修行的歷程以及對修行方法的思考和領悟,表達了蘇轍對于內心修煉的重視和對真理的追求。詩中所倡導的坐忘之道,也是一種超越塵世紛擾的修行方式,通過專注和冥想來達到內心的安寧與純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