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門下呂相公車駕視學 / 作者:蘇轍 |
未識吾君龍鳳章,諸儒望幸久南庠。
輦回原廟初移蹕,鷺集西雝已著行。
執爵稍前疑問道,獻琛不日數來王。
從官始悟熙寧意,遺我親臨見肯堂。
|
|
次韻門下呂相公車駕視學解釋:
《次韻門下呂相公車駕視學》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未識吾君龍鳳章,
諸儒望幸久南庠。
輦回原廟初移蹕,
鷺集西雝已著行。
執爵稍前疑問道,
獻琛不日數來王。
從官始悟熙寧意,
遺我親臨見肯堂。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在呂相公(指呂祖謙)車駕視學后所作,表達了對呂祖謙的景仰和敬意。詩人蘇轍表示自己一直未能領會呂祖謙的深奧學識和高尚品質,而眾多儒者都希望能長期在南庠(指南京國子監)得到呂祖謙的教誨。詩中提到呂祖謙的車輦回轉,原本在原廟(指國子監)進行學習的呂祖謙首次移駕到蘇轍所在的地方,而西雝(地名)的鷺鳥也已經飛來停棲。蘇轍希望能夠早一步執掌官爵,向呂祖謙請教,但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疑問。他期待著呂祖謙能夠很快回來,以便向他奉獻自己的琛璜(古代貴重的禮器),以顯示自己的敬意。蘇轍表示,從擔任官職開始,他才真正領悟到呂祖謙在熙寧時期推行的政策和意圖,而呂祖謙親自前來蘇轍的住處,親自見他,這使蘇轍感到非常榮幸。
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轍對呂祖謙的贊美和感激之情的表達。呂祖謙是當時的名臣,蘇轍對他的學識和品德非常敬仰,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指導和教誨。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與意境的手法,將呂祖謙的到來比喻為鷺鳥停棲,表達了對他高尚品質的贊美。蘇轍表達了自己對呂祖謙的敬佩之情,并表明自己愿意向他學習。整首詩詞通過樸實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蘇轍對呂祖謙的推崇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于得到呂祖謙教誨的渴望和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真摯而深沉,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