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潁州留別二首 / 作者:蘇轍 |
放舟清淮上,蕩潏洗心胸。
所遇日轉(zhuǎn)勝,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斷,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鳧五尺童。
赤鯉寒在汕,紅粳滿霜風(fēng)。
西成百物賤,加餐慰貧窮。
胡為復(fù)相念,未肯安南東。
人生兔饑寒,不受外物攻。
不見田野人,四壁編茅蓬。
有食輒自樂,誰知富家翁。
|
|
次韻子瞻潁州留別二首解釋:
《次韻子瞻潁州留別二首》是宋代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放舟清淮上,
蕩潏洗心胸。
所遇日轉(zhuǎn)勝,
恨我不得同。
在清澈的淮河上放下小舟,
蕩滌心胸的塵垢。
每當(dāng)遇到美好的景物時,
我為不能與其同樂而感到遺憾。
江淮忽中斷,
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
白鳧五尺童。
江淮之間突然斷裂,
水道縱橫交錯。
有人捕捉三寸長的紫色螃蟹,
有人駕著五尺高的白色小船。
赤鯉寒在汕,
紅粳滿霜風(fēng)。
西成百物賤,
加餐慰貧窮。
紅色的鯉魚在汕頭感到寒冷,
紅色的稻子在霜風(fēng)中豐收。
在西方,各種物品都很廉價,
我要加餐來慰藉自己的貧窮。
胡為復(fù)相念,
未肯安南東。
人生兔饑寒,
不受外物攻。
為什么要再次思念起你們,
卻不愿前去安南東方。
人生就像饑寒的兔子,
不受外界物質(zhì)的侵害。
不見田野人,
四壁編茅蓬。
有食輒自樂,
誰知富家翁。
看不到鄉(xiāng)間的人們,
四周圍著編制的茅草棚。
他們擁有食物就自得其樂,
誰知道富有的人也并非一定幸福。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和富貴與貧窮的對比為主題,表達(dá)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對物質(zhì)貧富的思考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悟。通過舟行清淮、捕蟹釣魚等形象描寫,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多樣性。同時,通過對貧窮與富貴的對比,表達(dá)了作者對富人的批判和對貧困者的同情。
詩詞中的“子瞻潁州留別”指的是作者離別子瞻潁州的場景,而“次韻”表示跟隨著另一首同題材的詩詞。整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人生和社會現(xiàn)象的感慨和思索,展現(xiàn)了蘇轍深邃的情感和對人生真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