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一旦起理發 / 作者:蘇轍 |
道人雞鳴起,趺坐存九宮。
靈液流下田,伏苓抱長松。
顛毛得余潤,冉冉欺霜風。
俯就無數櫛,九九為一通。
洗沐廢已久,徐之勿匆匆。
氣來自涌泉,至此知幾重。
近聞西邊將,袒裼擁馬鬃。
歸來建赤油,不復儕伍同。
笑我守尋尺,求與真源逢。
人生各有安,未肯易三公。
|
|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一旦起理發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的作品,題為《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一旦起理發》。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人聽到雞鳴聲起床,盤坐在家中保存九宮圖。靈液從天上流下,伏苓草擁抱著高大的松樹。頭發抖動得濕潤,輕輕地擋住寒霜風。低頭看到無數的梳子,九九歸為一通。洗頭已經很久不做了,現在要慢慢地進行。氣息涌動如泉水,才知道其中的奧妙。最近聽說西邊的將領,赤裸著上身,擁有濃密的馬尾。回來建造火紅的油燈,不再與眾人為伍。嘲笑我守著一尺之地,渴望與真正的源頭相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逸,但我不愿意輕易放棄三公之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一個道士的日常生活,表達了作者蘇轍對追求真理和修行的執著追求。詩中的道人是早起的,他靜坐在家中,保留著一個九宮圖,這是一種用于占卜和推算的工具。他頭發濕潤,擋住了寒霜風,表明他已經很久沒有洗頭了,因為他專注于修行而忽略了日常的瑣事。他低頭看到無數的梳子,意味著他在修行的過程中面臨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最終能夠通達其中的奧妙。詩中還提到了一位將領,他擁有濃密的馬尾,象征著他的權勢和榮耀。然而,道人回來后卻建造了紅色的油燈,意味著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和真理,而不是外界的權位和名利。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不愿意輕易放棄追求真理的決心,不愿意放棄個人的追求來迎合社會的權威和規范。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道人的生活和內心追求,表達了對修行和追求真理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社會功利主義的嘲諷和拒絕。它呈現了作者蘇轍對個體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視,以及對傳統社會規范和功利主義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