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傳燈錄示諸子 / 作者:蘇轍 |
大鼎知難一手扛,此心已自十年降。
舊存古鏡磨無力,近喜三更月到窗。
早歲文章真自累,一生憂患信難雙。
從今父子俱清凈,共說無生或似龐。
|
|
讀傳燈錄示諸子解釋:
《讀傳燈錄示諸子》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鼎知難一手扛,
此心已自十年降。
舊存古鏡磨無力,
近喜三更月到窗。
早歲文章真自累,
一生憂患信難雙。
從今父子俱清凈,
共說無生或似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轍對自己一生的感悟和理解。通過對一系列意象的描繪,他表達了自己在人生中的困惑、痛苦和追求解脫的渴望。
賞析:
首句"大鼎知難一手扛"以鼎為象征,表達了作者面對困難時堅毅的姿態。"此心已自十年降"意味著作者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沉思和思考后,內心逐漸平和下來。
"舊存古鏡磨無力"表明作者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但如今已經力不從心,無力再繼續追求。"近喜三更月到窗"描繪了作者近來的喜悅,伴隨著三更時分的月光照耀進窗戶。
"早歲文章真自累,一生憂患信難雙"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年少時對文學的執著和追求,但同時也意味著他一生的憂慮與困擾。他認為早年的文學創作使他負重前行,而且一生都難以擺脫憂患。
"從今父子俱清凈,共說無生或似龐"最后兩句表明作者希望自己和子孫能夠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解脫,一起探討生命的真諦。"無生"指的是佛家的"無我"思想,而"似龐"則暗示了世俗的繁瑣與虛幻。
整體上,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于生活困惑和苦難的體驗,以及對內心寧靜與解脫的向往。通過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作者希望在對抗困難的同時,追求心靈的自由和悟道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