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瞻過嶺 / 作者:蘇轍 |
山林瘴霧老難堪,歸去中原荼亦甘。
有命誰令終返北,無心自笑欲巢南。
蠻音慣習疑傖語,脾病縈纏帶嶺嵐。
手挹祖師清凈水,不嫌白發照毿毿。
|
|
和子瞻過嶺解釋:
《和子瞻過嶺》是蘇轍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林瘴霧老難堪,
歸去中原荼亦甘。
有命誰令終返北,
無心自笑欲巢南。
蠻音慣習疑傖語,
脾病縈纏帶嶺嵐。
手挹祖師清凈水,
不嫌白發照毿毿。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子瞻在過嶺的旅途中的心境和感受。山林中的瘴霧使旅途艱辛,但即使面對這種困難,回到中原的家鄉仍然是甘心愿意的。詩中反問了有命令他回到北方的是誰,暗示著他內心的矛盾與無奈。他內心并不想回到北方,卻不得不微笑著向南方尋找棲身之地。作者還提到了異域的蠻音和不解其意的語言,暗示著他在陌生的環境中感到困惑。他的脾氣病也被山嵐所困擾。最后,他提到自己手中握著祖師留下的清凈水,不嫌白發凋零,依然自信滿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旅途中的困難和內心矛盾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眷戀和對陌生環境的困惑。作者表達了自己回歸中原的決心和無所畏懼的態度,同時也表現出了對自身能力和內在力量的自信。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山林瘴霧與中原的對比,以及北方與南方的對比,突出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矛盾。最后,祖師留下的清凈水象征著作者的信仰和智慧,它給予了作者堅定的信心和力量,使他能夠面對困境和挑戰。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通過對旅途和內心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它不僅表達了個體的情感體驗,也折射出了宋代社會動蕩和士人的處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