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院唱酬十一首其九試罷後偶作 / 作者:蘇轍 |
重門閉不開,烏鳥相呼樂。
晨暉轉簾影,微風響松末。
喧嘩適已定,寂歷方有覺。
人生竟何事,外物巧相縛。
當時不自悟,已過空成怍。
耕耘亦何苦,游宦殊自惡。
棄彼既已誤,就此良應錯。
誰能即兩忘,隨緣更無作。
|
|
試院唱酬十一首其九試罷後偶作解釋:
《試院唱酬十一首其九試罷後偶作》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門閉不開,
烏鳥相呼樂。
晨暉轉簾影,
微風響松末。
喧嘩適已定,
寂歷方有覺。
人生竟何事,
外物巧相縛。
當時不自悟,
已過空成怍。
耕耘亦何苦,
游宦殊自惡。
棄彼既已誤,
就此良應錯。
誰能即兩忘,
隨緣更無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描繪門扉的沉重關閉、烏鳥相互呼喚歡樂的場景,以及清晨陽光透過窗簾投下的影子,微風輕拂松樹的末梢,展現了一種寧靜、安詳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繁雜的喧囂漸漸平息,內心的寂靜才得以覺察。詩人借此抒發對于人生中被外物牽扯的困擾和束縛的感慨。他認為人生中究竟有何意義,為何要被外物紛擾所累?曾經的自己沒有自覺地認識到這一點,如今已經過去,只能感到空虛和無奈。耕耘田地也是何必的辛苦,游玩官場亦是自己內心所厭惡的。拋棄以前的錯誤選擇,從此改變方向,這是理應的。然而,又有誰能即刻將過去的種種忘卻,隨遇而安,不再刻意追求?
賞析:
蘇轍的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反思。通過描繪清晨的寧靜景象,與內心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表達了對于外界紛擾的厭倦和對于內心自由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重門閉合與烏鳥歡樂形成鮮明對照,突出了內心的矛盾和追求。詩人進一步指出,人生中許多事情都是被外物所束縛,而自己并沒有自覺認識到這一點。對于過去的錯誤選擇和現狀的無奈,他希望能夠拋棄過去的迷惑,選擇重新開始。然而,他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何擺脫過去的束縛,隨遇而安,不再追求功名利祿。整首詩詞抒發了對于內心自由和追求真實意義的渴望,以及對于紛繁外物的厭惡和反思。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思考,展示了蘇轍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哲學觸覺。它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追求自由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