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安道尚書生日 / 作者:蘇轍 |
出入三朝望愈尊,淮陽退臥避喧煩。
崇高歷遍知皆安,風俗頻遷氣獨存。
世事直須勞舊德,歸心那復厭名藩。
赤松作欄功雖切,白發憂時義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保,秋逢生日喜盈門。
知公知命身無禱,聊為生靈舉壽樽。
|
|
張安道尚書生日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創作的《張安道尚書生日》,描寫了作者對張安道生日的祝福和對其品德的贊揚。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出入三朝望愈尊,
淮陽退臥避喧煩。
崇高歷遍知皆安,
風俗頻遷氣獨存。
世事直須勞舊德,
歸心那復厭名藩。
赤松作欄功雖切,
白發憂時義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保,
秋逢生日喜盈門。
知公知命身無禱,
聊為生靈舉壽樽。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為張安道尚書的生日而作。蘇轍通過詩中的贊美和祝福,表達了對張安道高尚品德和仁愛之心的贊賞。詩人認為張安道在政治和社會變遷中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氣節,忠于舊有的道德準則,而不受世俗之累。他以高尚的品德和仁愛之心,守護自己如同高山般堅定的立場,同時也帶來了歲月流轉中的喜悅和幸福。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張安道的贊美,展現了蘇轍對傳統道德和仁愛精神的推崇。詩中的"出入三朝望愈尊"表明張安道在政治舞臺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淮陽退臥避喧煩"則暗示他退隱淮陽,遠離紛擾的世俗生活。詩人認為張安道歷經滄桑,卻能安于崇高的品德,"風俗頻遷氣獨存"表明他在風俗變遷中能保持自己的獨立風范。
詩中反復強調了張安道的仁愛之心和忠于傳統道德的立場。"世事直須勞舊德"表達了作者認為在世事變遷中,保持對傳統道德的堅守是至關重要的。"歸心那復厭名藩"則表明張安道并不追求權勢和名利,而是心向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準則。
最后兩句"赤松作欄功雖切,白發憂時義所敦"表達了作者對張安道的敬佩之情。赤松作欄意味著堅定的立場,白發憂時則表示他在關鍵時刻能夠以憂國憂民的態度行動。詩人將張安道比作高山,認為他以仁愛之心保護了自己的品德和人民的福祉。
整首詩以張安道的生日為背景,以贊美和祝福的口吻,表達了對他高尚品德和仁愛之心的推崇,同時也反映了蘇轍對傳統道德和仁愛精神的追求和崇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