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三荼醾洞 / 作者:蘇轍 |
猗猗翠蔓長,藹藹繁香足。
綺席墮殘英,芳樽漬余馥。
|
|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三荼醾洞解釋: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三荼醾洞》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轍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猗猗翠蔓長,藹藹繁香足。
綺席墮殘英,芳樽漬余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園亭中荼醾洞(一種盛放花香的容器)中的景象。翠綠的蔓延植物生長得茂盛,花香濃郁。華麗的席子上滿是凋落的花瓣,花香彌漫在空氣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dá)了園亭中的花香盛景。首句“猗猗翠蔓長,藹藹繁香足”描繪了蔓延的綠色植物茂盛的景象,形容了花香濃郁的氛圍。通過繁瑣的修辭手法,使得詩中的意象更加鮮明。接下來的兩句“綺席墮殘英,芳樽漬余馥”則描繪了席子上凋落的花瓣以及香氣浸染在酒樽上的情景。這些意象細(xì)膩而生動,讓讀者仿佛置身于花香彌漫的園亭之中。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園亭中的景物,表達(dá)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感受。蘇轍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花香盈溢的畫面,展現(xiàn)了他細(xì)膩的感受力和對美的追求。同時,通過對花香和酒香的描繪,詩中透露出一種閑適舒適的生活情趣,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覺。整首詩詞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寧靜,展示了蘇轍細(xì)膩的情感和優(yōu)雅的藝術(shù)表達(d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