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李公擇九日見約以疾不赴 / 作者:蘇轍 |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
漸老經秋病,獨醒何處高。
床頭添藥里,坐上減牛毛。
寂寞知誰問,煩公置濁醪。
|
|
次韻李公擇九日見約以疾不赴解釋:
《次韻李公擇九日見約以疾不赴》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
漸老經秋病,獨醒何處高。
床頭添藥里,坐上減牛毛。
寂寞知誰問,煩公置濁醪。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蘇轍在某一年的九月九日,因疾病無法赴約而感到的孤獨和沉思之情。他看著杯中的酒,想起了過去的英雄豪杰,但自己卻逐漸老去,經歷了秋天的病痛,心中充滿了無奈和苦悶。床頭堆滿了藥物,坐在床上,減少了牛毛的使用,表示他的身體逐漸虛弱。他感到寂寞,不知道有誰會關心他,他感到厭煩,因為他只能喝下渾濁的醪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病痛之感。描繪了一個老去的文人,身體虛弱,獨自面對歲月的流轉和身體的衰退。通過對杯酒、藥物和牛毛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的生活環境和對自身狀況的反思。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無奈。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境遇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的無情流轉和生命的脆弱感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在疾病和孤獨中的堅守和無奈。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情感,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引發共鳴。它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生命的有限性,讓人對于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價值有所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