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衢州趙閱道少師濯纓亭 / 作者:蘇轍 |
掛冠纓上已無塵,猶愛溪光碧照人。
點檢舊游黃石在,掃除諸念白鷗親。
一尊父老囊金盡,三逕松筠生事貧。
他日南公數人物,丹青添入縣圖新。
|
|
衢州趙閱道少師濯纓亭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衢州趙閱道少師濯纓亭》。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掛冠纓上已無塵,
猶愛溪光碧照人。
點檢舊游黃石在,
掃除諸念白鷗親。
一尊父老囊金盡,
三逕松筠生事貧。
他日南公數人物,
丹青添入縣圖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轍在衢州趙閱道少師濯纓亭的情景。詩人放下了官帽,已經擺脫了塵世的煩擾,但他仍然喜愛溪水明凈的景色,溪水倒映著人的形象。他回顧過去的旅游經歷,黃石依然在那里,而他則在這里打掃心中的雜念,與白鷗親近。他描述了一個年老的父親,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而自己則在貧困中努力生活。他期待著將來,希望能在地方上有所作為,為南公數人物(指衢州地方官員)增添新的畫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濯纓亭的景色描繪,表達了自己遠離塵世紛擾的心境,并借景抒發了對父親的關切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的"掛冠纓上已無塵"一句,表達了詩人已經放下塵世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清凈。"猶愛溪光碧照人"則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贊美和喜愛之情,同時也暗示了詩人自身內心清明的狀態。
詩中的"一尊父老囊金盡"表達了詩人對父親的關懷和對他所經歷的困境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社會中許多普通老百姓在晚年生活艱難的現狀。最后兩句"他日南公數人物,丹青添入縣圖新"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望和努力,希望能為地方做出貢獻并改變現狀。
整首詩以簡明扼要的語言,通過對具體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詩中的人物形象和社會背景也使得這首詩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社會關懷,展示了蘇轍的真摯情感和對人民生活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