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瞻鐵柱杖 / 作者:蘇轍 |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堅竹破誤汝行。
削木為杖輕且好,道遠木折恐不到。
閩君鐵杖七尺長,色如黑蛇氣如霜。
提攜但恐汝無力,撞堅過崄安能傷。
柳公雖老尚強健,閉門卻掃不復將。
公足力無險阻,憐公未有登山侶。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長劍為兩人。
洞庭漫天不覺過,半酣起舞驚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適意遨游日千里。
歸來倚壁示時人,海外蒼茫空自記。
|
|
和子瞻鐵柱杖解釋:
《和子瞻鐵柱杖》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鐵杖的輕便與堅固,以及詩人在旅途中的堅毅和自由意志。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截竹為杖瘦且輕,
削石竹折誤行程。
削木為杖輕且優,
道遠木折恐難到。
閩君鐵杖七尺長,
色如黑蛇氣如霜。
提攜但恐汝無力,
撞堅過崄安能傷。
柳公雖老尚強健,
閉門卻掃不復將。
柳公足力無險阻,
憐公未有登山侶。
回生四海惟一身,
袖中長劍為兩人。
洞庭漫天不覺過,
半酣起舞驚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
適意遨游日千里。
歸來倚壁示時人,
海外蒼茫空自記。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鐵杖和旅行展開。首先描述了截取竹杖和石杖的輕便與不方便,然后提到了鐵杖的堅固和耐用,以及它被拿來當作旅行的道具。接著,詩人以柳公(指柳宗元)為例,表達了對柳宗元堅毅和自由意志的贊美,并暗示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獨和堅定。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鐵杖的希望,希望它能像柳宗元一樣,自由自在地行走于千里之外的旅途中。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帶回來,并在歸來后通過倚壁的姿態向他人展示,表達了對遠方旅行的懷念。
整首詩詞通過對鐵杖的描繪,展現了自由、堅毅和對遠方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和挑戰。它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探索精神的追求,以及對旅行經歷的美好回憶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