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貢士 / 作者:蘇轍 |
泮水生芹藻,干旄在浚城。
桑鸮同變響,蘋鹿共和鳴。
秋晚槐先墮,霜多桂向榮。
清尊助勸駕,急管發歡聲。
勇銳青衿士,淹通白發生。
芬芳雜蘭菊,變化等鹍鯨。
去日衣冠盛,歸時里巷驚。
坐中詞賦客,愧爾一經明。
|
|
燕貢士解釋:
《燕貢士》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泮水中生長著茂盛的芹和藻,干旄懸掛在浚城。桑樹上的鸮鳥和變色的蟬鳴聲相和諧,蘋果樹上的鹿和和鳴聲共同響起。秋天的晚上,槐樹先落葉,霜使桂樹更加繁盛。清酒助興,急管奏歡樂的聲音。勇敢而有才華的年輕士人,充滿朝氣的白發生發。芳香的蘭花和菊花交織在一起,變換多樣如鹍鳥和鯨魚。過去的輝煌衣冠現已過去,回家時小巷都為之驚動。坐在其中的文學才子,感到自愧不如你的聰明才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宴會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士人風采和文化的贊美。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宴會氛圍,展現了士人的才華和風采。作者用豐富的比喻和意象,揭示了士人的品質和文化的變化,同時表達了自己的自愧和敬仰之情。
賞析:
《燕貢士》以描繪自然景物和宴會為主線,通過對泮水、桑樹、槐樹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界的美麗。同時,作者通過描寫宴會中的歡樂氛圍和奏樂聲,展現了士人的才華和風采,以及文化的繁榮。詩中的比喻和意象豐富多樣,如將變色的蟬和鸮鳥的鳴聲相對應,將蘋果樹上的鹿和和鳴聲相比,將芳香的蘭花和菊花類比鹍鳥和鯨魚的多樣性等等。這些形象的運用使詩詞更加生動豐富。
整首詩詞富有音樂感和節奏感,通過運用平仄押韻、對仗和重復等修辭手法,使詩句朗朗上口,表達力強。作者以自愧的態度,將自己與坐在其中的文學才子對比,表達了對才華橫溢的士人的敬仰和自卑之情,展示了他對士人風采的贊美。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宴會場景的描繪,以及對士人風采的謳歌,呈現了宋代社會的文化繁榮和士人的才情風采,展示了蘇轍對士人的敬仰和自愧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