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寄王適 / 作者:蘇轍 |
投竄千山恨不深,扁舟夏涉氣如烝。
重來疋馬君何事,歸去飛鴻我未能。
養氣經年惟脫粟,讀書終夜有寒燈。
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鯤魚會化鵬。
|
|
迎寄王適解釋:
《迎寄王適》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投竄千山恨不深,
扁舟夏涉氣如烝。
重來疋馬君何事,
歸去飛鴻我未能。
養氣經年惟脫粟,
讀書終夜有寒燈。
安心且作衰慵伴,
海底鯤魚會化鵬。
詩詞中的"投竄千山恨不深"表達了詩人蘇轍在流亡途中對原鄉的深深思念之情。他由于政治原因被迫離開故鄉,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癡念之情,對于離開家園的痛苦和無奈之情深深地體現在這句詩中。
"扁舟夏涉氣如烝"描繪了蘇轍流亡途中的艱辛和辛苦。他乘坐簡陋的小船,頂著酷熱的夏天,渡過千山萬水,旅途中炎熱的空氣如同冒著煙霧一般令人窒息。
"重來疋馬君何事,歸去飛鴻我未能"表達了蘇轍對友人王適的思念和不解。詩人蘇轍在流亡途中會見到友人王適,但他無法理解王適為何要重返故鄉,而自己卻無法回到故鄉,心中對于友人的歸鄉之事充滿了無奈和遺憾。
"養氣經年惟脫粟,讀書終夜有寒燈"表達了蘇轍在流亡途中過著艱苦的生活。他在外流亡多年,勉力養活自己,只能吃粗糧維持生計。同時,他夜以繼日地讀書,為了追求知識而奮斗,通過寒冷的燈光,他不畏艱辛,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學業。
"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鯤魚會化鵬"表達了蘇轍的豁達心態和對未來的期許。他安于現狀,與衰慵為伴,不計較物質的得失。他相信像海底的鯤魚一樣,有一天會化身為巨大的鵬鳥,實現自己的宏大抱負。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在流亡途中的心情和生活狀態。他對故鄉的思念和無奈之情、艱苦的旅途、對友人歸鄉的不解、艱苦的生活以及對未來的希望都在詩中得到了表達。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自我抒發和對比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對人生和未來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