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堂 / 作者:蘇轍 |
吾廬雖不華,粗有南北堂。
通廊開十窗,爽氣來四方。
風長日氣遠,六月有余涼。
兒女避不居,留此奉爺娘。
爺娘發如絲,不耐寒暑傷。
單衣蕉葛輕,軟飯菘芥香。
無客恣臥起,有客羅壼觴。
今年得風痹,摩膏沃椒湯。
念終舍此去,故山松柏蒼。
此地亦何為,歲時但烝嘗。
|
|
北堂解釋:
《北堂》是蘇轍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的居所雖然不華麗,但有南北兩個堂。
通廊開有十扇窗,清新的氣息四方飄蕩。
風長日短,六月仍然涼爽。
兒女們不愿遠離,留在這里侍奉父母。
父母的發絲如絲般細薄,不能忍受寒冷和炎熱的傷害。
衣物單薄,蕉葉和葛布輕盈,飯菜中有菘芥的香氣。
沒有客人時,自在地躺下休息;有客人時,用酒器盛滿美酒。
今年我得了風濕病,用熱膏和辣椒水來治療。
我思念著最終要離開這里,思念著故鄉的松樹和柏樹蒼翠。
這個地方又有何用途呢?只是在歲月中品嘗過往的滋味。
詩意和賞析:
《北堂》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居所和家庭環境,展示了一種質樸和平淡的生活態度。詩人以平實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住所,雖然不豪華,但其中透露出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氛圍。詩中的南北兩個堂分別代表著家庭的溫暖和團結,十扇窗戶帶來了清新的空氣,使房間里彌漫著宜人的氣息。詩人表達了對家庭的眷戀和對父母的敬愛之情,父母發絲如絲般細薄,不堪受寒暑之苦,詩人愿意留在家中照料他們。詩中還描繪了家中的飲食和待客之道,以及自己的病痛和對故鄉的思念。
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家庭的深情厚意,展現了對平凡生活的珍視和感激之情。通過描述家庭生活的細節,詩人表達了對家庭溫暖、和睦氛圍的珍愛,以及對父母的孝順和敬意。詩中融入了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如風的長短、六月的涼爽,進一步增強了整首詩的樸素和自然之感。
這首詩詞以簡潔、質樸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家庭、生活和故鄉的情感,喚起讀者對家庭溫暖和平凡生活的共鳴。通過描繪家居環境和家人之間的親情,詩人呈現出一種平靜而真摯的生活態度,引導人們珍惜身邊的親情和溫暖,體味生活中的點滴幸福。
|
|